法律和秩序(第3/4頁)

努力保衛中國城市的經濟基礎設施似乎已經成為共產黨接收政策的一個普遍特征。1945年,張家口組織了護廠隊。即使在發生劇烈動蕩的吉林,據報道至少有兩家企業的工人日夜站崗保護工廠的設施和儲備物資。[17]當共產黨軍隊向南遷移的時候,這項運動的準備工作似乎變得更系統了。這或許說明共產黨在未解放的天津、北平、上海地下組織更為廣泛;還說明當共產黨的勝算變得很大時,民眾出於從眾效應轉而支持它。

在天津,華北最大的造紙廠——華一造紙廠1000名員工中的300名與人民解放軍並肩工作,保護工廠。戰鬥在附近蔓延,工人留在造紙廠中保衛機器、倉庫和供水系統。中央機器廠天津分廠和華北鋼鐵廠,兩者都與國民黨政府的國家資源委員會有密切關系,這些工廠的工人組織起小組,夜以繼日地站崗看護工廠設施。天津汽車維修廠和天津大多數公用事業的工人也同這樣做。這據說是共產黨軍隊進城後,電力、電話、電車、水和郵政能夠馬上恢復的一個原因。[18]

上海於1949年5月解放。在此之前差不多一年,已經開始擬定護廠運動的計劃了。在1948年8月第六次全中國勞動大會上,一名代表(他是上海地下工作者)發誓在解放後,該城市所有的工廠和倉庫將完整地移交給人民,公用事業將盡快恢復。[19]在淮海戰役(1948年11月5日到1949年1月10日)之後,認真的準備開始了。

在1月末,共產黨開始為接收國家資源委員會在上海的28個附屬部門進行準備工作。解放區國家資源委員會主席葉渚沛通過廣播向他的前同事發出指示,建議他們待在他們的崗位上,並向他們保證解放後他們的位置和薪水不變。他還警告毀壞委員會的設施是不可容忍的,並對接收時期的計劃做了大致概括。一份上海報紙在2月初報道當地資源委員會所轄的機構和公司原原本本地遵循了葉的指示。雇員已經大量儲備了糧食,準備了員工的名單,清理了倉庫(這樣雇員就可以將他們的所有物寄存在那裏妥善保管),並組織了護廠隊。[20]

4月,法國電車電燈自來水公司基層黨組織傳閱著署名楚群新的一封信,他是公司的一名勞動者領袖,已逃到了解放區。信件的復本分發到每個雇員手上,要求他們在共產黨占領城市的時候保衛公司的設施。基層黨組織還在5月25日——人民解放軍大規模進入上海的日子,組織了一支護廠隊,負責公司內外的警備工作。[21]

同樣地,為城內工業區提供用電的上海電力公司基層黨組織組織了糾察隊和緊急維修組。糾察隊員勸說一支國民黨軍隊的小分隊不要將槍架在電力公司建築物的樓頂上,據理力爭地說子彈直接擊中建築物將導致起火,以至於臨近地區都會被火焰吞沒。等到人民解放軍來到的時候,糾察隊改名為人民保安隊,接受在公司駐紮的國民黨部隊的投降。工人們晝夜留在崗位上,在新安全警衛員的監視下保證發電機和設備運轉。因為這樣的努力,供電毫無中斷,電力公司也沒有蒙受任何損失。6月2日國民黨飛機轟炸其設施那是後話。[22]

上海海關黨支部在2月中旬開始為解放做準備。高低層職員成立了委員會,開展了職員總注冊運動,還囤積了大量救濟物資。在港口和海關警察中,動員了120人組成一支武裝糾察隊。30名港口警察在黨員的直接領導下趕在人民解放軍進入上海之前攻破了海關軍火庫,得到了583挺步槍和彈藥以及其他武器。[23]

碼頭工人組織了一個裝卸工地下聯合工會,組成他們自己的糾察隊,進行消極怠工,采用拖延策略,藏匿貨物,總體上盡他們所能阻止國民黨逃走。在上海最大的造船企業江南造船廠,據說幾百名工人挫敗了一次企圖將設備轉移到台灣的努力。首先,他們宣稱自己是生產工人,不是運輸工人,拒絕將機器拆卸、裝箱和裝船。國民黨士兵被叫來做這些工作,但是做不好,工人們被迫接手。他們隨後采取了不同的拖延策略,慢條斯理地工作,將機器最貴重的部分藏起一些,將有缺陷的和非核心的設備裝箱。一些工程師同樣也參與了此事,為成功地偷梁換柱保全設備貢獻了力量。最後,少於1萬噸的大多數殘次不全的機器和設備海運到了台灣。然而撤退的國民黨幾天之後采取了報復行為,它的轟炸機命中了造船廠很多次,造成慘重的損失。[24]

1949年1月到5月,共產黨青年團在交通大學設法招募了400名學生。在那裏,相似的準備撤離的命令遭到很多教授和學生激烈反對。他們組成了一個委員會,通過了一條決議,宣布“學校絕對不能搬”。課程繼續進行,學生整個春節都在校園裏,以防止部隊占領學校。解放前夕,老師和學生組成了一支糾察隊,防止搬走圖書館、實驗設備和其他可移動物件。學生還盡可能地收集關於國民黨在大學附近防禦工事的信息,向人民解放軍的先遣隊報告。[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