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經濟管理不善造成的政治損失

在內戰期間,通貨膨脹成了城市經濟生活的主要特征。通貨膨脹的影響是如此強烈和普遍,每一個城市居民都能在日常生活中深切地感受到這種影響。國民黨的執政能力由此受到公眾的強烈質疑,通貨膨脹起到的作用要比其他任何因素都大。

在抗日戰爭期間,就已經出現了通貨膨脹的苗頭,當時政府與沿海城市的聯系被切斷了,失去了主要的經濟來源。政府稅收不足以支持戰爭的進行,政府開始通過大量印發鈔票來彌補赤字。

政府采取了征收實物土地稅、以低於市場價格強制收購糧食、強行向農民借糧等措施,但這些辦法都不足以解決財政的收支矛盾。從1942年到1944年間,不包括銀行貸款的政府收入只相當於政府全部支出的2/5到1/2,其中大部分是軍事支出。1945年,政府收入僅相當於支出的1/3。1938年之後,財政赤字幾乎完全是由貨幣的增發彌補的。因此,從1937年到1945年8月1日,物價的平均水平上漲了超過2000倍。[1]

因此,增發貨幣以及由此造成的通貨膨脹的經濟模式早在內戰開始之前就已經存在了。1946年到1948年之間,盡管政府采取了許多措施,財政收支的差距一直沒有得到彌補。同時,政府濫印鈔票的做法不出所料走進了死胡同。

國民黨政府為自己的經濟政策付出了慘重代價,而最初看來,這一政策似乎是解決其財務問題最方便的辦法。人們普遍認為,通貨膨脹至少讓國民黨政府失去了城市裏靠工資生活的中產階級的支持,物價飛漲和貨幣貶值對他們造成的影響是最為嚴重的。一些經濟學家研究了這一時期的通貨膨脹,但他們既沒有深入地分析其政治影響,也沒有給出詳細而明確的結論。他們只是指出,通貨膨脹讓中產階級破產,國民黨因此失去了他們的支持並最終倒台。[2]

實際上,領取薪水的中產階級只是城市中的一小部分人,他們主要是大學教授、中小學教師、軍官、文職政府職員。但這一部分人——除知識分子之外——是最不可能采取任何實際的政治手段表達對國民黨的不滿的。而知識分子作為一個整體,的確是國統區反內戰運動的主體,該運動的一個主要議題就是經濟問題。

盡管如此,正如我們將在第五章中提到的,知識分子與政府的疏離以及他們反對政府和共產黨作戰是基於諸多考慮,並不僅僅因為通脹造成了他們自身的貧困。不僅如此,可以肯定的是,在國民黨在戰場上被擊敗之前,知識界事實上一直是支持國民黨的。一般的軍官和公務員也是如此。因此,想要確定通貨膨脹和政府失去中產階級支持之間完全無關或具有直接聯系都是十分困難的。

然而,如果對“支持”這個詞進行更具體的說明,我們將能更清楚地了解政府的損失。政府的損失包括,公務員日益嚴重的腐敗和無能以及由此引起的市民對政府的普遍不滿。工人、資本家、普通民眾一再嘲笑政府的權威,拒絕服從政府的命令,不願配合政府的改革措施。即使政府表明某些措施對於對抗共產黨是十分必要的,民眾也沒有改變不合作的態度。持續的通貨膨脹使公眾不再相信政府有能力扭轉惡化的經濟形勢,正是這種懷疑使國民黨無法得到民眾的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