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引言

在外界眼中,1945—1949年中國的內戰使亞洲最大的國家從世界的一個力量集團轉移到另一個集團。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宣告成立引發了美國政壇持續四分之一個世紀的激烈爭論和相互指責。受到中國共產黨勝利的刺激,美國決定阻止共產主義在亞洲的擴張。這一決定將美國直接卷入了朝鮮和越南的戰爭。

在回顧這些事件時,西方學者將注意力主要集中在中國共產黨與國民黨之間的軍事沖突以及美國試圖控制和影響國共沖突的努力上。西方歷史學家考慮的是西方讀者的興趣和關切。在美國——1949年之後,大部分有關中國的著作都是美國學者完成的——國民黨的失敗被迅速解讀為一種政治損失,共產黨則被視作一個不合法的執政黨。共產黨的勝利也被視作是美國的一次失敗。在討論“失去中國”這一問題時,人們不是在追究責任,就是在推卸責任。由此引發的一系列學術研究、政府出版物、政黨爭論都是以這一關切為基礎的。對於英語讀者而言,1945—1949年的中國內戰歷史[1]在本質上仍然是有關戰爭勝負、美國提供或拒絕援助以及分析那些政策決策者動機的記錄。

但對我們而言,這一記錄是否是政治利益和意識形態偏見(由於麥卡錫時代的恐怖政策,這一偏見大大地加強了)的結果並不重要。幾個當時的美國記者和其他親歷者的描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更廣闊的視角,本書可被視作這種描述的延續。[2]我試圖擴大1945—1949年這段時期歷史記錄的範疇,為此本書花許多篇幅介紹了當時的政治情況,因為在我看來,軍事鬥爭歸根結底是由政治決定的。

在許多方面,本書都只進行了初步的討論,並且顯示出了偏向性。在很大程度上,這是一篇對於許多仍然沒有得到充分研究的議題和問題的介紹。我可以得到的原始材料並不充裕。文獻方面的缺口是巨大的,在一些情況下,這種缺陷甚至是無法填補的。但本書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政治歷史。它並不是關於政治人物、政治事件、政治思想或者政治組織沿革的記錄。本書關注的主要是國共兩黨在爭奪政治權力過程中的政策以及具體做法。更具體地說,本書對國共兩黨各自和他們想要統治的社會的關系進行了比較性的分析。

中國的內戰是為了爭奪國家權力而進行的一場軍事鬥爭。戰爭是另一種形式的政治,政治舞台一定能為我們提供關於這場沖突本質和結果的線索。戰爭的政治背景不僅定義了戰爭雙方的身份,還定義了他們鬥爭的原因、他們承諾的性質以及他們可以利用的資源。從研究的角度而言,政治被定義為政府和被統治者互動和交流的過程。更準確地說,政治是那些掌握公共權力的人和受到這種權力管理的個體、集團、部門、階級之間的互動和交換。政治資源相當於交換的介質,政府和被管理者為了達到各自的目的,彼此之間會經常進行這種資源的交換。

雖然不同的社會群體可能脫離它所處的政權而生存,相反的情況卻顯然不能成立:政權是由社會群體組成的,不可能孤立於社會群體而存在。就政權與不同群體交換關系的性質而言,它們是各不相同的。但這一定義假定,投身於政治的個人和黨派如果不進行這種交換,將無法掌握或保留權力。只有建立聯盟,采取一定的政策,實施計劃,才能獲得權力。

國共兩黨爭奪權力過程中的一個關鍵因素是從現有的政權手中收回資源。很明顯,如果現政權有弱點可利用,這一目標實現起來將更加容易。現政權與不同的社會群體之間的關系越脆弱,“造反者”就越有可能利用民眾的不滿並最終贏得他們的支持。當然,政府與民眾之間的關系也可以通過另一些方式得到加強,例如制定政策、做出承諾,等等。“支持”和“反對”一樣,有多種不同的有形或無形的表現形式。政治資源也有許多種,例如在國民黨和共產黨的鬥爭中,維持軍隊必不可少的是糧食和兵員。中國民眾和兩個競爭對手之間各種資源的交換以及導致這種交換的條件,就是我們關注的主要問題。

一些政治學者已經接受了這樣一種概念,即政治是一種互動和交換的過程[3],但在其他學術領域,這一概念並不流行。因此,在研究革命變化中我們不熟悉的政治系統時,采用這種概念或許對我們是有幫助的。在一種我們十分熟悉的文化中,例如我們自己的文化中,當然沒有必要向人們解釋這些基本的政治概念。沒有哪一個美國記者或政治分析家會在不考慮可能影響美國南部、中西部農業區、黑人、普通工人、白領工人等社會組成的情況下,貿然預測總統的選舉結果。對美國人而言,這些社會群體和美國政府之間存在著再明顯不過的交換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