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進軍萊茵蘭:摸到英、法“底牌”(第2/2頁)

布隆別格:1938年1月12日,59歲的他第二次結婚,新娘是他26歲的女秘書埃爾娜·格魯(Erna Gruhn)。不久一名警官發現埃爾娜有“案底”,1932年曾經由當時與她同居的一個猶太人拍攝過色情照片,便把這事報告了蓋世太保和戈林。盡管婚禮上戈林是布隆別格的男儐相,卻毫不猶豫地報告了希特勒。希特勒認為這不但有損德國軍隊的聲譽,對他個人也有嚴重影響,因為婚禮上他是證婚人,於是要求布隆別格解除婚約。布隆別格拒絕了,戈林便威脅要把他這位新娘子過去的刑事記錄公之於眾。1月27日,布隆別格不得不宣布辭職,和妻子去了意大利卡普裏島,一年後被允許回國,但再也沒獲啟用。

弗裏茨:他沒有結婚,一直過著獨身生活而且從無風流韻事,被戈林和希姆萊指控有“同性戀”嫌疑。當時德國社會對同性戀普遍持不寬容的態度,而且希特勒最痛恨的就是同性戀。弗裏茨有口難辯,2月4日被迫辭去陸軍總司令職務。但很快就查明對他的指控純屬子虛烏有,3月18日他被宣布無罪。他隨即提出要與黨衛隊頭目希姆萊決鬥,但被倫德施泰特將軍勸阻。1939年納粹德國入侵波蘭,弗裏茨被重新征召入伍。這倒符合他的意願,因為他和許多普魯士軍人一樣是敵視波蘭的,早在1928年就參加過制定進攻波蘭的計劃。盡管擔任陸軍總司令時已經是上將軍銜,這時卻被任命為“第12炮兵團榮譽上校”。9月22日圍攻華沙時中彈身亡,4天後在柏林舉行了“國葬”。美國記者夏伊勒在他那天的日記裏寫道:

今天早上,他們在這裏埋葬了馮·弗裏茨將軍。下著雨,又冷又暗——我能夠記得的在柏林最慘淡的一天。希特勒沒有露面,裏賓特洛甫、希姆萊也沒有露面,盡管這個下午他們都從前線回到了柏林。

不但撤掉這三名高級將領,希特勒還對政府做了大變動,取消國防部(那時稱“戰爭部”),改設國防軍最高統帥部。由他自己擔任國防軍最高司令,威廉·凱特爾(Wilhelm Bodewin Johann Gustav Keitel,1882—1946)擔任參謀長。下設三個軍種總司令部:陸軍總司令部、海軍總司令部和空軍總司令部。海、空兩軍總司令仍分別由雷德爾和戈林擔任,弗裏茨辭去陸軍總司令以後,希特勒原本想讓1932年就加入納粹黨的瓦爾特·馮·賴歇瑙(Walter Karl Ernst August von Reichenau,1884—1942)接任,但大多數將領都反對,沒能如願,於是改而任命瓦爾特·馮·布勞希奇(Walther von Brauchitsch,1881—1948)。歷史上一直由普魯士軍人掌控的德國國防軍,就這樣落到了希特勒手裏。

附帶說說,也就在這個月,新任陸軍總司令布勞希奇提出和他已經結婚28年的妻子離婚,另娶一位西裏西亞法官的女兒為妻。那女子是納粹的狂熱擁護者,人稱“百分之二百的狂熱納粹分子”。希特勒一改素來反對離婚的態度,對此大加鼓勵,給了8萬帝國馬克,這在當時可不是一筆小數字。

值得注意的是,在1937年11月5日那次重要會議上,希特勒和其他與會者都把法、英兩國看作德國的主要對手。對中東歐地區,主要涉及的也是波蘭和捷克,並沒有提到蘇聯。如果涉及蘇聯,布隆別格和弗裏茨就會顯示出與希特勒的另一個重要分歧來,因為魏瑪共和國時期他們兩人深受塞克特信任,在與蘇聯合作中都起過不可忽視的作用。此外,兩人對中國和日本的態度也與塞克特一致,而與1938年以後的希特勒有別。1938年希特勒決定與日本結盟,中斷了由塞克特等人推動並且卓有成效的與中國的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