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進軍萊茵蘭:摸到英、法“底牌”

如果說普魯士軍人們第一次與希特勒合作(重整軍備)是因為有共同的目標,即反對強加於德國,使德國人感到屈辱的《凡爾賽條約》,那麽他們第二次聽從希特勒的指揮,就是因為那個“奧地利下士”確實顯示了高人一籌之處。

俗話說“養兵千日,用兵一時”。1936年3月7日淩晨,一支人數不多,實際上只有象征意義的德國軍隊越過萊茵河,進駐按《凡爾賽和約》不準德國駐軍的西岸地帶,也就是一般所稱的萊茵蘭(Rhineland)。如果從上台算起,“養兵”也就剛夠“千日”,希特勒便迫不及待地開始“用兵”了。當他決定這樣做的時候,大多數德軍將領認為太冒險,法國軍隊會把這少得可憐的軍隊徹底消滅。但是,法國政府,尤其是法國軍方對這件事的反應卻出乎意料地“冷靜”,只集中13個師來加強他們的馬其諾防線,並沒有派出一兵一卒進行哪怕是象征性的幹預。在下達出兵命令的時候國防部長布隆別格曾經色厲內荏地揚言,如果法國采取行動,他將保留軍事上采取“反措施”的權利,後來人們才知道那“反措施”預案竟是趕緊撤回越過萊茵河的三個營!

不但普魯士將軍們當時非常緊張,就連希特勒自己,後來也對一個譯員說:

進軍萊茵蘭之後的48小時,是我一生中神經最緊張的時刻。如果當時法國人也開進萊茵蘭,我們就只好夾著尾巴撤退,因為我們手中可資利用的那一點軍事力量,即使是用來稍作抵抗,也是完全不夠的。

在德軍違反《凡爾賽和約》進駐萊茵蘭四天以後,3月11日,法國外交部長飛赴倫敦尋求英國的支持,表示法國準備采取軍事行動,但是英國政府沒有答應。一位英國官員說:“德國人終究不過是進入他們自己的後院而已。”英國不支持,法國也就沒有采取行動。這樣,這個明目張膽的挑釁行為,在巴黎和倫敦只引起了一陣哄亂,很快就重歸平靜。

大多數德國軍官都積極支持希特勒打破《凡爾賽和約》的束縛,重整軍備,但卻並不贊成他貿然使用武力。不贊成的理由各種各樣,作為軍人,許多人自然是從軍事角度考慮的,認為德國還不具備打贏那樣一場戰爭的實力。在軍事問題上,人們恐怕沒有理由認為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只當過傳令兵的希特勒會比以路德維希·貝克將軍(Ludwig August Theodor Beck,1880—1944)為首的陸軍總參謀部更高明。但是,進軍萊茵蘭這一事實卻給人們開了一個大玩笑,證明“下士”是對的,將軍們錯了。

進軍萊茵蘭的成功,使希特勒聲譽大增,1938年1月,他對德國國防軍動了第一次“大手術”。1937年11月5日,希特勒召集納粹德國軍事和外交最高官員開會,時任希特勒軍事副官的弗裏德裏希·霍斯巴赫上校(Friedrich Wilhelm Ludwig Hoβbach,1894—1980)所作會議紀要被保存下來,稱《霍斯巴赫紀要》,成為現在人們了解那次重要會議的寶貴資料。與會者有外交部長康斯坦丁·馮·紐賴特(Konstantin Freiherr von Neurath,1873—1956)、戰爭部長(Reichskriegsminister,1935年以前稱國防部長)布隆別格、陸軍總司令維爾納·馮·弗裏茨(Werner Thomas Ludwig Freiherr von Fritsch,1880—1939)、海軍總司令埃裏希·雷德爾(Erich Johann Albert Raeder,1876—1960)和空軍總司令戈林。希特勒在會上提出,要在不遠的將來(大約5年),在法國、英國還沒有在軍備競賽中領先之前,在中東歐地區發動一系列局部戰爭,為德國奪取所需要的“生存空間”和資源,並且為可能發生的與法國、英國的戰爭做好準備。

紐賴特、布隆別格和弗裏茨三人對此持不同意見,覺得他的主張太冒險,德國的重新武裝尚在進行中,軍隊還不夠強大。他們認為,如果對東歐動武,必將引發與法國的戰爭,因為法國和波蘭、捷克等國都簽訂有同盟條約。而且,英國也會參戰,那就不再是局部戰爭而將是一場全面戰爭。戈林和雷德爾支持希特勒的意見,這裏面有復雜的原因。戈林早就想取代布隆別格,由自己來當戰爭部長。雷德爾則一直抱怨海軍建設沒有受到足夠的重視,反映出德國軍隊內部海、空軍與陸軍之間的矛盾。

不同意希特勒意見的三個人很快都被解職。

紐賴特:盡管從1932年6月起就擔任德國外交部長(當時還是魏瑪共和國),希特勒上台後被留任,並且在1937年加入了納粹黨,但1938年2月4日還是被裏賓特洛甫取代。從那時起到1945年4月30日希特勒自殺為止,一直擔任“不管部長”(Reichsminister ohne Geschäftsbereich)。那是一個權力可大可小極具“彈性”的職位,而紐賴特在那個位置上整整7年,過得很清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