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希特勒的機會(第2/2頁)

納粹是靠煽動對“元首”的個人崇拜起家的,在這方面,保羅·戈培爾“功不可沒”。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他隨即在內閣成立了一個德國歷史上從未有過的“人民啟蒙與宣傳部”(Ministerium für Volksaufklärung und Propaganda,通常只稱為“宣傳部”),戈培爾被任命為部長。在當時的德國,最“時髦”的詞就是“Gleichschaltung”(整齊劃一),即按“元首”的意志統一一切。希特勒當上總理以後德國共產黨立即被取締,接著社會民主黨也遭到同樣命運。不久工會被解散,其他幾個小黨宣布解散,這樣政治上的“劃一”很快便完成了,德國只剩下一個黨——納粹黨。作為宣傳部長,戈培爾的任務是用希特勒的思想“統一”全黨乃至全體德國人的思想。希特勒的《我的奮鬥》成為德國人新的“聖經”,也許不是所有人都讀它,但每一個人都必須有一本,唯有如此才能有起碼的安全感。《我的奮鬥》以前每年只售出幾千冊,希特勒當上總理的第一年(1933年)銷量便猛增到一百萬冊。那本售價不菲的大厚書的版稅從10%漲到了15%。光是這一年,德國人通過這本書轉到“元首”賬戶上的錢就超過100萬帝國馬克。這在當時可不是一個小數字,一位部長每月的工資還不到2,000帝國馬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