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希特勒的機會

納粹黨全名“國家社會主義德國工人黨”(Nationalsozialistische Deutsche Arbeiterpartei),現譯為“德意志民族社會主義工人黨”,前身是“德國工人黨”(Deutsche Arbeiterpartei),1919年1月建立於慕尼黑,第一任主席是一個沒有什麽名氣的記者——卡爾·哈勒(Karl Halle),黨員還不到100名。希特勒在那年秋天參加了這個當時還不為人知的小黨,並且在1920年2月24日該黨第一次大會上宣讀了他參與起草的“25條”黨綱。4月1日,這個黨在原來的名字前面加上了“國家社會主義”字樣,成為現在人們熟悉的樣子。

德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中的希特勒“標準像”

我在柏林德國議會大廈歷史陳列館裏看到了當年納粹黨“25條”黨綱的老照片。“25條”裏確有一些讓人覺得很像是“社會主義”的東西,例如要求取消一切不是依靠工作得到的收入,要求國家分享大工業的利潤,要求取消地租、禁止土地投機,要求嚴懲賣國賊、高利貸者和投機分子,也有一些頗具“愛國主義”色彩的條款,最突出的便是要求廢除凡爾賽條約。但是,在納粹黨日後執政過程中真正實施並且起了重要作用的,卻是另外幾條,其中最值得注意的就是第一條,要求“所有日耳曼人”在一個“大德意志國家”裏統一起來。後來納粹德國吞並奧地利、出兵占領捷克蘇台德地區,打的都是“實現”這一條的旗號。它的最後一條也值得注意,要求建立一個強大、中央集權的國家。那是一個什麽樣的國家呢?當年希特勒的“標準像”告訴我們,那就是“一個民族,一個國家,一個領袖”的德國。

1921年,希特勒當選納粹黨“不受約束的主席”(unbegrenzter Vorsitzender),不過那時的納粹黨還只是一個在巴伐利亞州活動的小黨。1923年11月8日,它在慕尼黑發動過一次不成功的“革命”,被稱為“Hitlerputsch”(希特勒政變)或“Hitler-Ludendorff-Putsch”(希特勒-魯登道夫政變),不過在西方通常稱之為“Beer Hall Putsch”(啤酒館政變)。希特勒被捕並且被判處5年徒刑,但只服刑不到一年就獲釋。在監獄裏由他口授,魯道夫·赫斯(Rudolf Walter Richard Heß,1894—1987)記錄,寫成了後來成為納粹“聖經”的《我的奮鬥》,在1925年出版。值得注意的是,“啤酒館政變”之後僅僅幾個月,在1924年5月舉行的議會選舉中納粹黨已經獲得席位。不過直到1927年,它在德國政治生活中仍然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小角色,那一年它的黨員才4萬人。第二年選舉,它獲得的選票也才剛剛超過80萬張,只占3,074萬張總選票的2.6%。

1930年成為議會第二大黨後,納粹黨在1932年7月31日的選舉中又進了一步,獲得13,745,000張選票,在議會608個席位裏占據230席,遠超社會民主黨(133席),成為議會第一大黨。這年11月又舉行了一次議會選舉,盡管得票有所下降,議會席位減少到196個,但仍然保住了第一大黨的地位。

不應該忘記的一個歷史教訓是,即使是讓希特勒當上總理的1932年11月6日的選舉,納粹黨得到的選票也只占33.1%,而社會民主黨得到20.4%,共產黨得到16.9%,這兩個左翼政黨聯合起來仍然多於納粹黨。面對極右翼勢力上台的危險,左翼力量仍然不能團結起來共同對敵,是希特勒能夠攫取政權的一個重要原因。

在德國中學歷史教科書上,有1930—1932年間德國幾個主要政黨的競選招貼畫。在共產黨的競選招貼畫上,有一群“紳士”圍坐在會議桌旁議論國是,一個工人揚起手臂,下面是競選口號:“結束這樣的制度”。社會民主黨的招貼畫中,左翼的共產黨和極右翼的納粹黨都成為“民主的敵人”。納粹黨的招貼畫上則是一群面容憔悴、神情失望的人,文字很簡單:“我們最後的希望:希特勒”。

德國共產黨的競選招貼畫

德國社會民主黨的競選招貼畫

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納粹)的競選招貼畫

德國人為什麽選擇了希特勒,為什麽追隨他、一步一步走向戰爭的深淵?這固然與他們當時的生活現狀有關,但也不能否認,納粹蠱惑人心的宣傳也起了重要作用。早在慕尼黑時代,納粹就特別熱衷於舉行大規模的群眾集會與遊行。

希特勒率領納粹黨徒在巴德哈爾茨堡遊行(德國中學歷史教科書插圖)

1933年1月30日,希特勒當上德國總理以後,3月5日又進行了一次議會大選,這次納粹黨大獲全勝。全國35個選區,它在其中3個選區的得票超過55%,有6個選區的得票占到50%~55%,10個選區的得票達到45%~50%,還有7個選區的得票為40%~45%,其余選區所獲得的選票雖然較少,但與其他政黨相比依然占據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