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阻擊(第3/5頁)

現在他不怕了,什麽槍呀狗的,他見得多了。國民黨那麽多隊伍,那麽多杆槍,在窮人的一聲招呼下,還不是被沖得七零八落的。他要招呼窮人起來鬧革命,讓窮人過上有錢人的日子。

那些日子裏,趙大刀晝伏夜出,先找余三,又找了王根兒,這幾個人都是他童年的夥伴。這幾個青年後生十八九歲,正是血沖腦門的年紀,在家裏吃不飽、穿不暖,覺得日子已經沒啥奔頭了,聽趙大刀講了外面的革命,眼睛都紅了,攥著拳頭,手心裏握了一把汗。還沒等趙大刀把革命講述完,余三就揮著拳頭說:不就是搶嘛,趙哥,我跟你幹!王根兒也熱血撞頭地說:兄弟明白了,這窮日子也過夠了,等革命成功了,咱也到南昌、長沙走一趟。

革命的熱情在深山溝裏一點就著,他們並不了解革命的真實含義,但有一點他們清楚,那就是打土豪、分田地,吃大戶,讓窮人也像富人那樣過上好日子。這目標看得見、摸得著。說幹就幹,沒多久就在方圓十裏八村聚起了一百多號熱血青年。然後,他們開始偷偷地制造武器,有的把家裏的獵槍拿來,還有許多鋒利的農具。趙大刀請鐵匠花了三天的時間,打造了一把鬼頭大刀。

萬事俱備。在一個有風的暗夜,這百十號人在一個山溝裏,點亮了火把,手裏拿著各式家夥,嚎叫著向陳家大院沖去。

陳家大院的兵丁哪裏見過這陣勢,胡亂放了幾槍,就和陳家大院的人從後門跑了。這些革命者呐喊著沖進陳家大院,砸得砸,奪得奪,稻谷撒得滿院都是。

一夜之間,他們瓜分了陳家大院。

首戰告捷,大大鼓舞革命者的士氣,以後又有許多青壯年加入到革命隊伍中。一不做,二不休,他們一鼓作氣地奔向了王家大院。王家的人在聽到陳家大院遭劫的風聲後,帶著細軟聞風而逃了。

趙大刀帶著革命青年一股腦兒摧毀了兩個大戶人家後,被眼前的勝利沖昏了頭,正當他們還想向周邊發展的時候,部隊來了。陳家大院的老大在隊伍裏當著團長,很快就親自帶著隊伍來了,縣裏養著的幾百號的保安隊也一起殺將過來。

這還了得,這是窮棒子造反呢!隊伍和保安隊有義務把這支造反的隊伍扼殺在萌芽狀態。也是一夜之間,這支新興的革命隊伍就被復仇的隊伍包圍了。這些窮人家的青壯後生,哪見過這陣勢,還沒等開戰,就逃了,躲了,只剩下幾十個堅定者跟在趙大刀的周圍。

那一年,趙大刀二十歲。二十歲的趙大刀知道一場血戰是不可避免了。他第一次意識到,革命和反革命是一對不可調和的矛盾。他已經想好了,如果打不退敵人的隊伍,就撤到山裏,跟南昌的革命者一樣,上井岡山打遊擊。

結果可想而知,幾十人發一聲呐喊,沖過去,卻被對面一陣排子槍射倒了一片。最後,他們借著夜色,憑著地勢的熟悉,三轉兩轉地沖出了追捕,逃進了霧雲山。

到了山裏,只剩下二十幾人。趙大刀沒想到革命會這麽殘酷,不僅流血,還要死人。他們來到霧雲山後,才發現從此是有家不能回了。出去打探消息的人回來哭訴,家已經被火燒了,爹娘也砍了頭,人頭就掛在縣城的門樓上。這就是他們革命的代價。在他們絕望的同時,也有了一種死而後生的悲壯。他們齊齊地跪下了,沖著家鄉的方向磕了三個響頭。然後擦幹眼淚,一起望著趙大刀。

此時的趙大刀已經沒有淚水了。爹、娘和自己的一個姐姐,就這樣被人給殺了。從此,他的心裏就埋下了一顆復仇的種子。他暗自說:這輩子只要有一口氣,命就要革下去,為爹、娘和姐姐報仇。

他眼裏噴著火,牙齒咬得嘎嘎響,一字一頓地說:不怕死的跟我去井岡山,投奔隊伍,報仇雪恨。

這二十幾個熱血青年已經沒有回頭路了,他們跟著趙大刀,向他們心中的聖地井岡山進發了。

他們來到井岡山前,這裏的革命之火已經燎原了。根據地一再擴大,從井岡山到興國,從瑞金到於都,革命的地盤一天大似一天,紅軍已經取得了三次反圍剿的勝利。

趙大刀帶著二十幾個同鄉在紅軍第四次反圍剿之前,參加了紅軍的隊伍。在趙大刀的要求下,他們這二十幾個人被分在了同一個連隊。

趙大刀仍帶著那把鬼頭大刀,系在刀把上的紅綢仍在風中一飄一飄的。參軍不久,第四次反圍剿就打響了,一直到第五次反圍剿,這仗就越打越不順。和他一同參軍的二十幾個兄弟只剩下余三和王根兒了。這期間,部隊經歷過幾次整編,但他們三個人從來沒有分開過。第五次反圍剿失敗後,部隊為轉移做準備,又進行了擴編。趙大刀當上了連長,余三和王根兒,分別擔任一排長和二排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