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 “自由的旗幟飄揚在整個歐洲上空”(第4/11頁)

同時,安東諾夫剛剛得知,由史密斯準備的新投降文件與三巨頭一致通過的那份文件存在差異,因此,他拒絕承認其有效性。

接著,讓迪恩大吃一驚的是,安東諾夫又補充道:“蘇聯最高統帥部更希望在柏林舉行簽字投降的儀式。”朱可夫元帥將代表紅軍簽字。

斯拉溫將軍解釋道,蘇聯人希望只簽署一次這份文件——就是在柏林的這一次。他們根本不想讓蘇斯洛帕羅夫在蘭斯簽署任何文件。“柏林儀式很快便可以安排好,”斯拉溫說道,“不會耽擱一點兒時間。”

在蘭斯,艾森豪威爾的政治顧問羅伯特·墨菲和安東諾夫一樣,也被這份投降文件搞得心煩意亂。他從未見過這份文件。他把比德爾·史密斯從床上拉起來,問他原來通過的那個文本去哪兒了。3月底,是他親自把那份文件交給參謀長的。

史密斯甚至想不起來曾經拿到過那麽一份文件。

“你不記得那個藍色的大文件夾嗎?當時我告訴你,那是大家一致通過的條款。”墨菲問道。

就在幾天之前,史密斯還與懷南特長時間地討論過這份文件。這時,他說他“想起來了”。很快,兩人便來到他的辦公室,動手找了起來。他們在他的私人絕密文件櫃裏找到了那個藍色的文件夾。而墨菲最終相信,史密斯“只不過是患了罕見的健忘症,在他的印象中,歐洲咨詢委員會從未批準過投降協議”。

九點半左右,布徹進了艾森豪威爾的臥室。艾森豪威爾正躺在床上,身邊放著一本簡裝的西部小說——《瘋狂的子彈》。莫斯科的電報到了,艾森豪威爾回電給安東諾夫說,他將非常高興地於次日前往柏林,具體時間由朱可夫來定。

半個小時後,在巴黎斯克裏布酒店舉行的記者招待會上,艾倫將軍重復了他在蘭斯對十七名記者所講的話:次日下午三點之前,任何有關投降的新聞都不能發表。記者們本來就正在為自己受到的對待而感到生氣,此刻,他們在酒店大堂裏轉來轉去,威脅說要草擬一份決議,反對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的公共關系部。愛德華·肯尼迪——當初那十七名記者中的一個,也是美聯社巴黎分社的主任——回到四樓他的辦公室,查看起了最新的報道:戴高樂辦公室宣布,他準備在“勝利日”發表演說;塞維茲將軍告知《費加羅報》的一名記者,他已在蘭斯代表法國簽了字。

中午,巴黎的多家報紙刊登了倫敦發來的消息,說唐寧街10號要裝揚聲器。看來,丘吉爾即將正式宣布德國投降的消息了。

消息真的宣布了,但不是由丘吉爾宣布的。三點剛過,肯尼迪就聽到英國廣播公司廣播了施維林·馮·克羅西克剛剛通過弗倫斯堡電台所作的講話,並且已經翻譯成英語:“女士們,先生們!根據海軍元帥鄧尼茨的命令,德軍最高統帥部今天宣布,所有部隊無條件投降。”他號召德國人民做出犧牲,“在未來的黑暗之中,我們應該緊緊跟隨三顆星的光芒,它們始終象征著真正的德國特性,那就是:團結、公正與自由。”

肯尼迪覺得非常不可思議,鄧尼茨政府竟然未經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的同意就發表這一廣播講話。他打電話給艾倫的辦公室,但只被告知,將軍很忙,沒時間跟他講話。他沖到美國新聞檢查負責人理查德·梅裏克中校的辦公室,說他認為不必再扣住這條消息了,因為盟國遠征軍最高司令部已通過德國人將其發布了:“我現在通知你,我要發布這條消息。”

“悉聽尊便。”梅裏克答道。

肯尼迪就該消息寫了一則精簡版,然後通過軍用電話聯系上了美聯社倫敦分社。在斯克裏布酒店,任何人都可以說要打電話給“巴黎軍方”,然後便能接通倫敦的任何號碼。就算是敵方的特工也可以溜進酒店這樣做。

“劉(3),我是愛德(4)·肯尼迪。”他對倫敦分社的劉易斯·霍金斯高聲喊道,“德國無條件投降了。這是官方消息。時間上標明在法國的蘭斯的日期,然後把消息發出去。”肯尼迪的聲音越來越小,霍金斯不得不聽了十多遍錄音才完全聽懂。

由於消息來源於巴黎,而且只是通過倫敦進行傳遞,因此,英國審查員們準許將其一字不動地傳給美聯社紐約總社。在這裏,因為可能會需要做些修改,消息又在外事部門的辦公桌上耽擱了八分鐘。沒有任何改動。倫敦時間下午三點三十五分(東部戰爭時間上午九點三十五分),消息迅速通過報刊與廣播傳遍了西方世界。

反響幾乎是在頃刻之間就產生了。丘吉爾那天已經給艾森豪威爾打了六次電話,企圖獲準發布這一消息。四點左右,他打電話給身在五角大樓的海軍上將萊希詢問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