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 一個“意大利解決辦法”(第4/7頁)

他的情緒變了,開始自言自語似的說道:“如果我領導的這場德國人民的決戰最終失敗了,那麽,德國人民就不配存在。”這個來自東方的種族將證明自己在“物種上的優越性”。到那時,除了“英勇地倒下”之外,別無事情可做。他擡起頭,恍惚地看向沃爾夫,突然,他的樂觀情緒又回來了:“回意大利去,同美國人保持聯系,但是,要看看是否能爭取到更好的條件。盡量拖延一下,因為建立在這種含糊不清的許諾之上的無條件投降實在荒謬。”

一個仆人走到他們面前,說道:“元首,晚間情況報告會的時間到了。”

2

沃爾夫認為墨索裏尼被穩住了,其實他錯了。這位意大利領袖正準備去米蘭,隱約地希望通過與民族解放委員會(遊擊隊)或西方同盟國談判,尋求結束這場戰爭的“意大利解決辦法”。如果不行,他總歸還是可以去北面的瓦爾泰利納,進行最後的防守。“最終,”他對格拉齊亞尼元帥說,“法西斯主義將在這樣一個地方英勇地倒下。”

那天,當多恩·潘西諾神父來看他時,他仿佛有些不祥的預感似的說:“現在向我告別吧,神父。謝謝你為我做的禱告。請你繼續為我祈禱,因為我需要它們。我知道,我就要被槍斃了。”

太陽落山時,他在費爾特裏內利別墅的花園裏同他的妻子告別,也跟他的姐姐埃德維傑說了再見。他還說,他已準備好“進入死亡的無邊寂靜之中”。然後,他帶領一支小車隊動身去了米蘭。

4月20日,沃爾夫返回了他的指揮部。不管希姆萊(3)和希特勒有何意見,他都比從前更加堅定了在意大利無條件投降的決心。經過相當激烈的爭論之後,凱塞林的繼任者馮·菲廷霍夫將軍終於同意派兩名軍官去亞歷山大的司令部,進行關於投降的談判。

諷刺的是,此時杜魯門和丘吉爾剛剛做出了決定,要停止與沃爾夫或其代表的進一步接觸,以避免同斯大林產生更多的摩擦。當天晚些時候,聯合參謀部給設在那不勒斯附近的陸軍元帥亞歷山大的司令部發出了一封電報:

……非常明顯,至少在目前,駐意大利德軍總司令(菲廷霍夫)並未打算按照我們能夠接受的條件,讓他的部隊投降。

在這種情況下,考慮到這個問題在我們同俄國人之間引起的錯綜復雜的新困難,我們兩國政府決定:美國戰略情報局應該立即停止與德國密使的接觸。美國參謀長們應據此要求戰略情報局。

你應該視此事為已經結束,並且照此通知俄國人……

4月23日,沃爾夫帶著他和菲廷霍夫親自挑選的兩個人秘密穿過了瑞士邊界,準備協商投降條件事宜。菲廷霍夫的代表是維克多·馮·施韋尼茨中校,此人的祖母是美國第一任聯邦首席大法官約翰·傑伊的直系後裔。沃爾夫選的是文納少校。此刻文納正穿著這位黨衛軍將軍的軟呢格子獵服。

三人由魏貝爾少校和胡斯曼博士護送到了盧塞恩。但是,直到他們在魏貝爾家安頓好,魏貝爾才透露說,盟國已終止了一切談判。幾乎和德國人同樣憤慨的魏貝爾試圖安撫他們。最後,他打電話給杜勒斯:“我們的局勢非常棘手!如果不能恰當地處理好這件事,那麽,我們就會被人嘲笑幾百年。”

杜勒斯重申,他接到了嚴格的命令,不準再同沃爾夫進行任何接觸。“可是我們恰恰不能這樣做,”魏貝爾對其施加壓力,“德國代表已經到了,準備簽署無條件投降書,可是盟國卻不想見他們!看起來你們似乎是想通過殺人來結束戰爭。”杜勒斯終於讓步了:他會發電報給亞歷山大,讓他請求聯合參謀部允許杜勒斯同沃爾夫恢復“接觸”。

但是,魏貝爾無法確定,在收到積極的答復之前,他能否把這三位客人留住。第二天上午,他們像關在籠子裏的老虎一樣走來走去。沃爾夫說,他必須立刻回自己的司令部,因為軍事形勢發生了突變。幾個月來,博洛尼亞以南的哥特防線戰事寥寥。這條防線從利古裏亞海延伸到亞得裏亞海,由二十五個德國師和五個意大利法西斯師防守。但是,馬克·克拉克中將的第十五集團軍剛剛發動了大規模進攻,想奪取博洛尼亞,渡過波河,並且已經突破了德國—意大利法西斯的防線。現在,克拉克已經占據了有利地形,可以出動坦克,穿過波河河谷的平原,毫無阻礙地長驅直入。

更糟糕的是,沃爾夫收到了一封希姆萊發來的電報。電報十萬火急,沃爾夫不得不從瑞士邊界魏貝爾的家中給他打去電話。希姆萊說:

堅守意大利前線,並保證其完整無損,這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重要。停止進行任何談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