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在蘭斯做出的決定(第3/9頁)

大島浩大使希望同您認真地談談。請速來柏林一晤。德國空軍會為您的飛機頒發安全通行證……切勿向我國駐斯德哥爾摩大使及東京方面透露大島浩大使召見您一事。

三天後,即3月28日,小野寺信搭乘一架瑞典飛機在滕珀爾霍夫機場降落,之後被人用車送到了日本駐德使館。在這裏,他與大島浩大使、小松三彥將軍以及另外三名大使館官員進行了商討。

“你知道,德國在東西兩線同時陷入了困境,局勢越來越絕望。”大島浩開口說道。他描述了他同裏賓特洛甫奇特的會面。大家的一致意見是,成功的希望不大。但是,他們都同意這一觀點:跟斯大林打交道可能是最令人難以置信的事。無論如何,值得試一試。於是,他們決定,小野寺信應返回斯德哥爾摩,與蘇聯駐瑞典大使進行接觸。

第二天,大島浩向裏賓特洛甫報告說,小野寺信同意與蘇聯人進行接觸。這時,裏賓特洛甫才初次透露,希特勒對這一建議毫不知情。他對日本大使提出要求,在元首同意之前,暫時不要采取任何行動。大島浩返回大使館等待著。大約在午夜時分,他收到邀請,立刻前往裏賓特洛甫的辦公室。“希特勒拒絕了!”裏賓特洛甫激動地對他說,“然後他告訴我:‘我完全相信我會在東西兩線取得最終的勝利。’”裏賓特洛甫說,不過,不久可能會出現另一次談判的機會,“希望小野寺信將軍記住這件事”。

大島浩走在這座劫後余生的城市那昏暗的大街上,心中思忖著:裏賓特洛甫怎麽會產生這麽一個愚蠢的想法?讓他印象深刻的是,希特勒斷然回絕了裏賓特洛甫的建議,並且堅信自己一定會勝利。大島浩對希特勒的樂觀情緒印象至深,決定向東京方面報告整件事情。(1)

4

就在古德裏安被解除指揮權的那天,即3月28日,德懷特·艾森豪威爾正準備做出一項決定——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最為重要的一項決定。過去兩個月中一系列驚人的軍事事件促使總司令對自己給德國心臟最後一擊的計劃進行了重新評價。如今,朱可夫已在距帝國總理府僅四十空英裏的奧得河畔建立了橋頭堡;霍格完整無損地奪取了萊茵河上的一座大橋;巴頓則戲劇性地穿越了普法爾茨地區,並在奧本海姆渡過了萊茵河。所有這一切,在六個月前有誰能想象到呢?

艾森豪威爾推測,德國人只能在柏林再堅持幾個星期。現在,辛普森的先頭部隊已攻至多斯滕,距離柏林中心仍有二百八十五空英裏遠,並且中間隔著哈爾茨山脈和易北河,在這種情況下,他怎麽能首先到達德國首都?此外,如果艾森豪威爾像戰地指揮官們所希望的那樣,繼續向柏林發起主攻,那麽,可以肯定,這將導致“整條戰線上的其余部隊動彈不得”。

因此,發起一次對柏林的攻擊是不可能了。取而代之的是,他將包圍魯爾地區,向西南方向的慕尼黑和萊比錫發動主攻。正在向萊比錫進軍的部隊要繼續前進,盡快與俄國人會師;與此同時,其他部隊則向巴伐利亞南部和奧地利推進,以摧毀德國的“民族堡壘”。據傳,希特勒準備在那裏進行最後的殊死抵抗。蒙哥馬利將放棄攻打柏林,轉而向西北進軍,占領漢堡正北的波羅的海重要港口呂貝克——同時切斷德軍在丹麥和挪威的退路。

這是艾森豪威爾決定放棄攻占柏林的公開理由,不過,他肯定是受到了更多的個人目的的影響。他知道,一些美國的高級將領——特別是布雷德利、巴頓、辛普森和霍奇斯——覺得自從阿登戰役以來,他們的才幹沒有得到充分的利用。而新的計劃將給他一個借口,可以將主動權交給美國人。向萊比錫和慕尼黑發起的突擊應該由布雷德利指揮,這樣一來,一旦魯爾被包圍,辛普森的第九集團軍就會回到布雷德利手裏。

艾森豪威爾之所以形成這樣的想法,可能還有另外一個因素。最近,丘吉爾曾讓他看過一封莫洛托夫寫的尖酸刻薄、充滿懷疑的信。信中談的是“日出”行動。還有什麽舉動能比把新計劃透露給斯大林更為坦率和具有安撫性呢?那無疑將證明,人們完全可以相信,美國人之所以發起戰爭,沒有任何別有用心的目的。

無論究竟是什麽理由,艾森豪威爾認為它都非常重要。因此,3月28日下午,他給斯大林寫了一封私人信件——沒有經過聯合參謀部的事先檢查——把它交給在莫斯科的迪恩將軍,要他轉交給斯大林,並帶回“詳盡的回應”。

艾森豪威爾告訴斯大林,他決定向柏林以南發起主攻——而把首都留給俄國人:

……在確定我的計劃之前,我認為,最重要的是,這些計劃應該在攻擊的方向及時間的選擇方面與您的計劃盡可能協調一致。因此,您能否把您的打算告訴我?並且讓我知道,這封信提出的建議,在多大程度上與您可能采取的行動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