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羅斯福法官同意了”(第2/16頁)

“這是一個關系到法國將來在歐洲的作用的問題。”丘吉爾繼續說道,“我個人認為,法國可以發揮很重要的作用……他們在占領德國的問題上有著長期的經驗。他們做得很好,不會姑息養奸。我們希望看到他們的力量有所增長,好幫助我們壓制德國。”他意味深長地看向羅斯福,說道,“我不知道美國能夠同我們一起占領德國多久。”

“兩年。”羅斯福幹脆地回答,沒有意識到如此坦白會引起什麽反應。

M.巴甫洛夫翻譯時,坐在總統身後的“道克”·馬修斯看見斯大林眼睛一亮。似乎是為了確定巴甫洛夫沒有聽錯“兩年”這個詞,斯大林要求總統詳細說明一下。總統說道:

“我可以讓美國人民和國會為了和平而全力合作,但是不能長期在歐洲駐軍。兩年就是極限了。”

很明顯,斯大林心裏狂喜不已。像所有美國人一樣,哈裏曼非常了解元帥,他真希望總統沒有如此不經思考地就讓斯大林占據了優勢。

“我希望您能根據情況變化再做調整。”丘吉爾低聲說。他在努力掩飾著自己的沮喪:“無論如何,我們都會需要法國的幫助。”

“法國是我們的盟友,”斯大林說道,他的樣子讓美國人聯想起了一只正在吞吃老鼠的肥貓,“我們已經與它簽署了協定。我們希望法國有一支強大的軍隊。”他可以做到寬宏大量。

過了一會兒,羅斯福使丘吉爾更加驚慌失措。他說:“如果法國不加入管理機構,我會同樣滿意。”就連霍普金斯也不太明白他到底是什麽意思,因為法國最近已經成了歐洲協商委員會的成員,於是霍普金斯又開始寫便條。

斯大林則認為,羅斯福是在支持他反對丘吉爾。他興沖沖地說道:“我同意,法國應該重要而強大起來。但是我們不能忘記,在這場戰爭中,是法國向敵人敞開了大門……對德國的控制和管理只能交給那些從一開始便堅決反對德國的力量。而迄今為止,法國並不屬於這一陣營。”

“在戰爭初期,我們都處於困境之中。”丘吉爾不悅地指出,“但事實是,法國必須擁有它的一席之地。為了反對德國,我們將會需要法國的防禦……在美國人撤離之後,我必須認真地考慮一下未來。”

斯大林當然明白丘吉爾是什麽意思。他重復道,他反對法國加入管理機構。丘吉爾繼續就這一點與其爭論。此時,哈裏·霍普金斯寫完便條,遞給了總統。

1、法國目前已經加入了歐洲協商委員會。這是目前研究德國問題的唯一團體。

2、答應給法國一個占領區。

3、推遲做出關於管理委員會的決定。

看完便條後,羅斯福擡起頭說:“我想我們都忽略了,法國已經加入了歐洲協商委員會。”霍普金斯防止了一個嚴重問題的發生。“我建議,法國可以擁有一個占領區,但是暫時先推遲關於管理機構的討論。”

“我同意。”出人意料地,斯大林居然毫不猶豫地就答應了。在斯退丁紐斯看來,很明顯,元帥不想同羅斯福起沖突。而同樣明顯的是,他已經下定決心要就所有問題與丘吉爾爭論到底。

這時,丘吉爾說道:“我建議,由三國外交部長草擬出所要建立的管理委員會的性質。”艾登側過身去,在他耳邊低聲說了句什麽。“他(艾登)說,這個問題已經解決了。所以我收回這個建議。”丘吉爾說。

接下來,是戰爭賠償問題。伊萬·梅斯基給斯退丁紐斯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的胡子修剪得整整齊齊,留著一個尖角;言談舉止間一派學者風範,還講著一口流利的英語。當他巧妙地提出,蘇聯要求一百億美元的賠款時,丘吉爾表示反對如此巨額的賠償,並指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戰賠款的不幸結果。他還提出了縈繞在德國的饑荒恐懼:“如果八千萬人民正在忍饑挨餓,我們是不是要說他們咎由自取呢?如果不是,那誰又去掏錢養活他們呢?”

“不管怎樣,他們會有東西吃的。”斯大林說。

羅斯福又一次充當了調停人,采取了一種中立態度:“我們不想奪去那些百姓的生命。我們希望德國人能活下去,但是不能超過蘇聯的生活水平。我設想的是一個自給自足的德國,而不是忍饑挨餓……在重建的過程中,我們應該獲得一切可以得到的,但是不能全部拿走。要給德國留下足夠的工業和工作,讓它不至於餓死。”

幾分鐘後,會議暫停了。包括波倫在內的幾個美國人甚是擔心,在戰爭賠償的問題上,總統沒有明確地支持英國人。盡管羅斯福已經公開地放棄了摩根索計劃(2),但是它的痕跡仍然存在。這一計劃要從德國人手裏搶奪魯爾和薩爾工業區,使其“從性質上首先變成農業和畜牧業地區”。對於波倫和其他了解中歐和東歐歷史的人來說,將德國突然變成農業國家,就意味著俄國對這整個地區的幾乎毫無疑問的統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