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和談序曲(第3/13頁)

“我們雙方代表都是軍人,希望能直率地解決面臨的問題。”接著,喬埃講了一番有關談判的重要性的大道理,在發言將要結束時提出:“我們談判所討論的範圍僅僅限於有關韓境純粹的軍事問題,如果你方同意,請就此簽字作為我們談判的第一個協議。”

談判剛剛開始,就急著簽字,而且美方並未拿出任何實質性的主張。

中朝方面代表對美方的問題沒有理會,南日將軍鄭重發言,他說:“朝、中人民歷來主張、現在仍然主張朝鮮戰爭應迅速結束,因此贊同蘇聯駐聯合國代表馬立克先生於6月23日提出的建議—交戰雙方應該談判、停火與休戰,並且雙方把軍隊撤離‘三八線’。”接著,南日正式提出3條原則建議:

一、在相互協議的基礎上,雙方同時下令停止一切敵對軍事行動。

二、確定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武裝部隊同時撤離三八線10公裏,並於一定時限內完成以雙方撤離的地區為非軍事地區,這裏的民政恢復1950年6月25日以前的原狀。同時立即進行關於交換戰俘的商談。

三、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外國軍隊撤退了,朝鮮戰爭的停止與朝鮮問題的和平解決便有了基本保證。

南日發言後,志願軍代表鄧華將軍接著發言:

“我們認為,商討在公平合理的基礎上實現在朝鮮境內停火與休戰,這是和平解決朝鮮問題的重大一步。在朝鮮作戰雙方停火、確定‘三八線’為雙方軍事分界線及撤退一切外國軍隊是符合朝鮮人民、中國人民以及全世界人民的願望和要求的。中國人民志願軍完全支持南日將軍所提出的3項原則建議。”

對方在聽完朝、中方面的發言後,卻提出了9項議程草案,這9項議程,真正要討論的問題實際上都已包括在朝中方面的3項原則建議之內。而朝、中方面提出的需要談判解決的要害問題,關於撤退外國軍隊等項卻只字不提。上午的談判就這樣結束了。

下午談判會議一開始,南日發言,他說:

“……我方認為,貴方提出的9項議程,在某些方面,是與我方相一致的。但是,貴方所提出的議程卻忽視了一個重要的問題,也是我們需要在談判中亟待解決的問題—關於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如果這麽重要的問題我們都不列入談判議程,那我們的談判又從何談起呢?”

接著,南日也提出了一個5項議程的方案:

一、通過議程。

二、作為在朝鮮停止敵對行動的基本條件,以38度線為雙方軍事分界線並建立非軍事地區,作為停戰的條件。

三、從朝鮮境內撤出一切外國軍隊問題。

四、在朝鮮境內實現停火與休戰的具體安排問題。

五、關於戰爭俘虜的安排問題。

第一次正式談判沒有任何結果,雙方只是提出了各自的觀點。

在第二天的談判桌上,喬埃提出應讓新聞記者采訪會議,並要求允許他明天帶領20名記者前來采訪。

第三天上午6時45分,朝、中方面通知對方:一俟停戰談判達成某項協議,即歡迎記者采訪。喬埃卻在當天就帶著20名記者前來采訪,在遭到阻攔後,他竟命令其代表團拒絕參加以後的會談。

7月13日李奇微致函金日成、彭德懷要求將開城劃為中立區。金日成、彭德懷同意了李奇微的要求。雙方代表於14日又回到了談判桌上。

談判一開始,美方就拒絕將撤退外國軍隊的問題列入議程,並且在自己提出的議程中將了解戰俘營的地點和確定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代表訪問戰俘營的權力以及限制談判會議的討論範圍等問題列為首要議程。

7月19日,美國國務卿艾奇遜發表聲明,無理地拒絕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

朝、中方面為了不使停戰談判一開始就在談判議程上擱淺,同意將從朝鮮撤退一切外國軍隊問題,留待停戰實現後另一次會議去解決。這樣談判議程於7月26日才達成協議。確定的談判議程共5項:

一、通過議程。

二、作為在朝鮮停止敵對行動的基本條件,確定雙方軍事分界線以建立非軍事地區。

三、在朝鮮境內實現停火與休戰的具體安排。

四、關於俘虜的安排問題。

五、向雙方有關各國政府建議事項。

當天,會議即進入第二項議程的討論。南日提出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雙方武裝部隊同時撤離三八線10公裏,並以撤離地帶為非軍事區的建議。但是,美方拒絕了這一建議。

第二天上午,喬埃在會上首先發言,說:

“從歷史和軍事的立場看,以‘三八線’為軍事分界線是沒有基礎的。聯合國軍保持著整個朝鮮空中優勢,控制著圍繞朝鮮的全部兩面洋,因此確定軍事分界線要把海空軍的效力聯系在一起來考慮。如果僅考慮地面部隊,這只會停止敵對行為的一部分,而美軍海軍仍然會有自由封鎖與轟擊北朝鮮兩側沿海,空軍仍然會有自由偵察全部北朝鮮並造成軍事損害。因此,我方在地面上要求給予‘補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