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錄

附錄一 歐洲大陸英雄之覆轍

(英雄跳,我們笑)

或許是生物學上一定的原則吧?急了就跳——猶如中國古諺所謂“人急跳梁”。最近歐洲大陸上一位英雄,從柏林旅行回來,一跳就跳到東京,再跳又到了長春。你們不要怪他跳,要知道他是發急。

一個小學生,滿以為老師皮夾裏有許多寶貝,可是偷到手時,打開一看卻是空的,急不急呢?一會兒又趁著老師打盹的功夫,出去玩耍,但回來時,老師已醒,戒尺在手,急不急呢?最近又來一個英德接近、法德調和的運動,一個等邊三角形中插入一支金針,急不急呢?急了就跳。

我們讀歐洲史,終替大陸上的英雄抱不平,尤其是陸軍軍人,仿佛是命運的注定,無論他在大陸上發揮怎樣大的威力,結果終為海上的魔王所打倒。

最奇怪的,譬如一個陷人坑,第一位英雄走上那條路,掉了下去;第二位英雄自作聰明,繞來繞去,但仍走上了那條路,一樣陷了進去。最奇怪的,他實際上竟是亦步亦趨,循著前人足跡,絲毫不爽地走入那個陷阱。這真是命定的嗎?

欲攻海國,先從大陸國入手。拿破侖的根本敵人是英國,但他奈何英國不得,便拿俄國出氣,結果一代英名斷送在莫斯科。法國人完了,德國人起來,威廉二世的世界政策,明明白白是對英國的,但作戰也須先從俄國入手,他把俄國打敗了,但沾上了傳染病,自己也倒了。

英國這個海上王,是不是歷史上注定永久不可抗的嗎?荷蘭、西班牙都做過一次海上王,所以一定說海上王的寶座為萬世不易,我們不信。但很奇怪,大陸英雄終照舊日方式,送掉自己的性命。這方式就是欲攻英,先擊俄。他們自知打俄是假,打英是真,但偏要大吹大擂地反共。

從阿比西尼亞包抄埃及,自比拿破侖遠征埃及來得高明。從大西洋上迂回進攻西班牙,自比德人卡來[1]橫渡北海,發動潛艇政策較為得計,但西班牙的重心在地中海方面,而不在大西洋方面。這一條路線,對於法國也是一個致命傷,因此一下尋到了兩個敵人。

我們從前不懂蘇聯有多大本領,有許多飛機能不斷運到西班牙去,現在才知道俄國軍火都從達達尼爾海峽經過英國手裏放出來的。俄國也知道,所以戰鬥員只有八千,宣傳員卻有二萬四千。

聲東擊西的戰略,在往昔半開化時代很可以成功,但交通便利,知識進步到了現在的世界,卻以宣傳政策騙人,這只是自己表現其愚蠢罷了。

北方的大熊,在它廣大的巢穴裏從容地剝食它的果實,打著一種會心的微笑,自己說:“現代世界哪有真正的反共結合?”

假如大陸英雄不願自欺自騙,真心對付英國,還得學學俾斯麥。我倒要做個建議,堂堂正正請他們取消那種假的反共招牌,歸宗到一個俄德意叠克推多[2]的同盟,或許還夠說得上對英。至於國內叠克推多也未成立的日本,竟也混在一起,高談反共攻英,恐怕還夠不上掉在陷阱的中央,只能掉在陷阱的角落裏去。

因此我奉告國內同胞:他們急,我們不急,英雄跳,我們笑!

我們從容地含笑前進,最後勝利已經逼近!


[1] Calais,卡萊,加萊,法國北部港口城市。

[2] Dictator,獨裁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