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戰爭的內在聯系(第3/7頁)

其中,羅馬共和國是個例外,不過這是羅馬共和國晚期的事情了。為了掠奪物資,為了和鄰國建立同盟關系,它曾長期用小部隊與鄰國進行規模較小的戰爭。它逐漸強大起來的主要原因並非通過真正的征服,而是通過結盟。在結盟中,鄰近的各民族慢慢地與它融為一體。

只有羅馬在將自己的勢力範圍擴大到整個意大利後,它才開始征服運動:迦太基滅亡,西班牙與高盧被征服了,希臘屈服了,羅馬的統治範圍擴展到亞洲和埃及。

在這段時間裏,羅馬並沒有耗費太多的力量便維持了一支龐大的軍隊,這是因為它占有豐裕的財富。如此一來,羅馬共和國便和其他共和國不一樣,與它自己的過去不一樣了,它已是首屈一指的強國了。

同樣地,亞歷山大所進行的一些戰爭也是非同尋常的,他利用手中那支人數少、但組織完備的軍隊,征服了亞洲的一些國家。他所向披靡,長驅直入,兵鋒直抵北印度。一般的共和國是無法做到這點的。只有國王禦駕親征,親自指揮部隊,才可能在極短的時間內建立龐大的帝國。

在中世紀,各個諸侯國用封建的軍隊進行戰爭。不過,一切軍事行動都是短暫的。但凡無法在這樣短的時間內完成的事情,只能被當成無法實現的事情。

封建的軍隊是由封建從屬關系聯系在一起的每個部分組成的(聯系在一起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半是法定的義務,一半是自願的同盟)。所以,整體是一個真正的邦聯式的集合體。

這個時期,裝備和戰術是以自己的力量自衛、以個人戰鬥為基礎的,所以它並不適用於龐大的軍隊。

總而言之,在歐洲歷史上,還有哪個時期像這個時期這樣,國家結構極為不牢靠,各個成員如此地不受約束。如此一來,這個時期的戰爭往往進行得異常迅速,軍隊很少在戰場上停留,而戰爭的目的也幾乎是懲罰敵人,而不是擊垮敵人,他們往往在掠奪敵人的牲畜、燒毀敵人的城堡後便各自回家了。

大的商業城市與小的共和國往往使用雇傭兵進行戰爭。由於費用極高,所以,這樣的軍隊人數往往受到嚴重的限制。從其戰鬥力上看,價值更小,更別提高度發揮作戰力量了。作戰時,他們往往只是裝模作樣罷了。

一句話,仇恨感與敵愾心不再推動交戰國直接參加行動,而是變成了交易用的商品。如此一來,戰爭中的大部分危險不存在了,而戰爭的性質也徹底發生了改變,人們依據戰爭的性質而為戰爭規定的一切,對這種戰爭完全不適用。

當封建的領地制度成為對整塊領土統治的形式時,國家結構比以往更加緊密了,而人身義務則變成物質義務,而這其中的大部分又為金錢支付所代替,領取軍餉的軍隊替代了封建的軍隊。

在這二者之間存在著雇傭兵這種過渡形式。在一個時期內,它是較為強大國家的工具。不過,這種情況持續的時間很短,逐漸被領軍餉的士兵取代,於是各國軍隊便成了依靠國庫供養的常備軍了。

軍隊在逐步向常備軍方向發展的過程中,便出現了上述3種類型的軍隊並存的現象。比如亨利四世時代,封建軍隊、雇傭兵與常備軍同時存在。雇傭兵存在的時間則較長,甚至到了18世紀還有雇傭兵的身影。

歐洲各國在不同時期,其國家的其他情況也經常各不相同。當時歐洲的主要政治局勢是,諸侯並立。其中有些國家是內部極為不穩定的共和國,有些則是權力不穩定的小君主國。

對於這樣的國家,我們不能將其視為一個真正的統一體,而只能把它們當作一些力量的松懈的結合體。所以,我們不能把這些國家當成依據簡單的邏輯法則就可以行動的組織。

我們一定要以此觀點為出發點來研究中世紀的對外政策和戰爭。

當人們回顧歷史,提及德意志皇帝在500年間接連不斷地對意大利發動遠征,但他本人卻從未完全占領過意大利,甚至從未有過這樣的想法時,人們很容易就認為,這種做法是一種反復出現的錯誤,是有時代根源的錯誤觀點的表現。

不過,更為合理的說法是,我們應當將這種情況當成上百種重大的原因造成的。盡管我們能夠大致地深入了解這些原因,但是我們所理解的無法和當事者所體驗的情況相提並論。

但凡從這種混亂狀態中產生的大國需要時間進行鞏固和發展,其主要力量和努力都只能放在這個方面。所以,大國極少發動對外戰爭,就算發動了對外戰爭,戰爭也會烙上參戰國不夠穩定的特征。

英國對法國的戰爭就是這樣。當時,法國還算不上是真正的君主國,我們只能將它當成公國及伯爵領地的結合體,而英國則接近於一個統一體,但也是在國內動蕩不安的情況下使用封建軍隊進行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