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軍事行動中的間歇

如果將戰爭當成相互消滅的行為,那麽,我們必定認為,雙方一般來說都是在前進的。不過,我們也將這樣認為,對某一時刻而言,只要一方在前進,而另一方則肯定在等待。因為雙方的情況絕對不可能完全一致,或者說不可能永遠相同,情況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變化,因而當前這個時刻對一方而言就會比對另一方有利。

如果雙方統帥都意識到這一點,那麽,一方前進的依據便成了另一方等待的依據。所以,就這一時刻而言,雙方不會感到等待有利也不會感到前進有利。在此,雙方不可能同時持有同樣目的的原因不是一般的兩極性,而是雙方統帥下定決心的依據其實是同一個情況,即情況改善還是惡化的可能性。

就算雙方的情況完全相同,或者因為一方對另一方的情況了解不夠,以至於誤認為情況完全相同,但是因為雙方的政治目的各不相同,仍然不可能產生間歇。從政治的角度看,肯定有一方是進攻方,倘若雙方的目的都是防守,那麽戰爭就不會爆發。

進攻方往往抱著積極的目的,而防禦方時常只有消極的目的。積極的行動適合積極的目的,因為它是進攻方達到目的的唯一手段。因此,在雙方條件平等的情況下,進攻方應該行動起來,因為它的目的是積極的。

從這樣的角度看,軍事行動中的間歇嚴格說來是同戰爭的性質相矛盾的。因為敵我雙方的軍隊是兩個敵對的因素,任何一方必定想盡辦法不停止地消滅另一方,如同水與火一樣,不能相容,不到一方徹底消失,兩者之間的相互作用就絕不會停止。

但是,對於兩個摔跤者長久地扭在一起僵持不動的現象,我們將作何解釋呢?軍事行動本來就應該一刻不停地進行,如同上了發條的鐘表一樣永不停息地運轉。不過,不管戰爭的性質多麽暴力,它卻總要受人之弱點的限制——人們總是一邊追求危險和制造危險,卻又恐懼危險。對於戰爭中的這種矛盾,人們絲毫不感到驚訝。

如果我們翻閱一下戰史,我們就可以看到截然相反的現象,在戰爭中,為了達到目的,敵我雙方並非總是永不停息地前進,相反,間歇和停頓才是軍隊的基本狀態,前進卻是例外。

這幾乎推翻了上述的觀點,不過,盡管戰史所展現的事實證明的確是這樣,但是最近發生的系列事件卻剛好證明了上述的觀點。革命戰爭證明了它的現實性,也證明了它的必然性。在革命戰爭中,尤其是拿破侖所進行的戰爭中,戰爭的進行達到了最大限度的發揮。這是暴力的自然規律。由此可見,戰爭達到這種程度是可能的。既然它是可能的,那就是必然的。

其實,倘若不是為了前進,我們該如何解釋在戰爭中付出的諸多力量呢?面包師只是為了烤面包才烤熱爐子,而人們僅僅是為了要用車才將馬套在車上。因此,如果讓對方付出同樣多的力量後卻一無所獲,那麽又何必要如此費盡心思地努力呢?

關於該原則的總體情況,我們先談到這裏,現在我們來說說它在現實中的變化。當然,這裏的變化只是指事物性質決定的變化,而非指一些具體情況所引起的變化。

首先,我們要提出引起變化的三個原因。它們是內在的牽制力量,能阻止戰爭不停歇地進行下去或者進行得太快。

第一個原因是優柔寡斷和怯懦。它是精神上的一種重力,不過它是靠反感而不是依靠吸引力而發揮作用,而反感則是針對危險和責任的。

在戰爭中,普通人往往躊躇不前,需要強烈的刺激運動來確保他們銳氣不減,而要想掃除這種裹足不前的行為,僅僅依靠光知道打仗的原因是不夠的。

除了以下的情況,否則間歇就會變為常事,前進就會成為例外:要麽尚武精神作為主導,要麽擁有一位在戰爭狀態下如魚得水的統帥,要麽要具有巨大的責任感。

第二個原因是人的認識和判斷都是不完善的。這些在戰爭中表現得最為明顯,因為人們總是難以每時每刻都確切地知道自己的情況,至於敵軍的情況,由於是隱蔽的,所以只能憑借為數不多的材料加以揣測。

因此,經常會出現這樣的情況:事實上等待只對一方較為有利,可是雙方卻都認為對自己有利。這就出現了正如我們在前面講過的,每方都認為等待另一個時刻是很明智的。

第三個原因是防禦比較強有力。它猶如鐘表裏的制動裝置一樣,會讓行動時時停下來。甲方也許覺得自己力量弱小無法進攻乙方,但我們不能因此得出結論,乙方擁有足夠的力量來進攻甲方。

防禦可以增強力量,因此,倘若一方放棄防禦而采取進攻,那麽他將失去這種力量,而將它轉移給對方。較為形象地說,就是a+b和a-b的差等於2b。因此,雙方會同時無力進攻,而且事實上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