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玉碎還是散花(第3/19頁)

如果前面還有第一、第十一、第二十四戰隊,第六十四戰隊或許還能謙虛謹慎一點,可如今這些神全倒了,連嵯峨徹二看他們的眼神都有些依賴,由不得橫山和戰鬥機飛行員們不沖動,來到諾蒙坎之後,茶也不多喝一口,立刻齜牙咧嘴地沖上了天空。

蘇聯空軍或許正在換班,原有飛機去了一半,只有五十二架SB轟炸機在投彈,身邊護航的戰鬥機亦不足六十架。此時不戰,更待何時,在橫山的指揮下,第六十四戰隊擺開勻速水平運動的密集隊形,準備向轟炸機群發起攻擊。

在諾蒙坎戰場上,日本人再精再鬼,最後喝到的還是蘇聯人的洗腳水。橫山一不留神,就中了斯穆什科維奇的誘兵之計。

蘇軍戰機。諾蒙坎戰役後期,蘇聯空軍在空戰中已占據壓倒性優勢。

一百余架最新式的伊-15、伊-16就埋伏在轟炸機群背後。這些改進型的“燕子”和“黃鶯”裝有火箭發射架,隨機配備空射火箭彈,可進行遠距離攻擊。

在發現第六十四戰隊接近後,戰鬥機群在一千米距離內即出其不意地射出火箭,處於編隊中的日機猝不及防,紛紛中彈墜毀。參戰的蘇聯飛行員形容這種火箭彈攻擊,是在用石子砸路邊的燈泡。

燈泡砸完,第六十四戰隊威風掃地,四散而去。

天空又成了蘇軍的天下,其實地面也是。小松原派人竭力搜集戰場情報,得知蘇軍的突破重點集中在南北兩翼,兩翼高地上的日軍均傷亡慘重,防守左翼744高地的第七十一聯隊尤其苦惱,主力大隊裏的中隊長已全部戰死。

小松原畢竟有過三次諾蒙坎戰役的經驗,盡管已感到形勢不利,局勢緊張,但並未陷入一籌莫展或手足無措的境地。他一面嚴令各部隊依托陣地進行固守,一面決定從8月20日夜間起,就著手組織對蘇軍的反擊,具體方案是,首先打破蘇軍進攻的一路,從內線進行反擊。

既然744高地比較緊張,那就先打擊這一路的蘇軍,順便為第七十一聯隊解圍。反擊需要兵力,小松原是有預備隊的,只是不多,所以先前一直舍不得拿出來用。現在事急矣,看來無論如何得大方一下了。

這個預備隊是第二十六聯隊的兩個大隊,此時就駐紮於師團司令部附近。深更半夜,小松原緊急召見了第二十六聯隊長須見新一郎大佐。

須見在明白師團長的用意後,一臉酸苦:“師團長是不是以為我們聯隊還有兩個大隊的建制?”

小松原不明所以。須見解釋說,經過這兩個星期的戰鬥,第二十六聯隊滿員兵力連一個大隊都沒有了。

小松原莫名驚詫:“那有多少?”

須見疊出兩個指頭:“兩個中隊!”

小松原傻了,這才想起來,自己前前後後,七抽八抽,已經快把這個聯隊給抽光了。

兩個中隊就兩個中隊吧,總比沒有強,如果運用得當,內外夾擊,也能給蘇軍的南部集群造成一定壓力。

小松原是這麽籌劃的,但諾蒙坎地區的作戰指揮權,已不在他手上,這事得荻洲準了才行。

在同樣被驚了那麽一下後,遠在海拉爾的荻洲忽然顯得出奇鎮靜和樂觀起來,他不同意小松原的方案,認為太悲觀太被動了。

屋漏偏逢連夜雨

荻洲要進行全線反擊,反擊戰術延續小松原過去的思維,即派兵繞至蘇軍側後,與正面的固守部隊一起,把蘇軍夾成一燒餅。預定反擊的日期不變,還是“第四次諾蒙坎戰役”的發起時間,即8月24日。

小松原吃過了無數苦頭,所以行事變得比《西遊記》裏的沙僧還小心;荻洲初來乍到,一樣苦處沒嘗過,就愣把自己當成了刀槍不入的石猴子。

官大一級壓死人,明知道荻洲的決策相當不實事求是,小松原也只有執行的份兒。

全線反擊可以,但是部隊呢?沒有出處。這讓小松原傷透了腦筋,他只能從正在進行戰鬥的陣地上抽調。

原有內線反擊計劃隨之取消,第二十六聯隊的兩個中隊被拆開來,分別去各個陣地進行掩護,以便使被列入反擊兵團的部隊能夠抽身而出,就連駐守於744高地的第七十一聯隊,也被要求加入反擊,因為荻洲選定的反擊突破口,正在南翼。

除了反擊兵團,就是固守部隊,其中包括據守北翼的搜索隊、位於中央的山縣聯隊,本來還應包括一支偽軍部隊,但正是他們,又在關鍵時候朝“皇軍”的胸口猛捅了一刀。

這支偽軍是偽滿洲國軍獨立第一旅,因旅長為石蘭斌,所以代號為“石蘭部隊”。

“滿洲國”軍隊分為興安軍和偽滿洲國軍,前者是蒙古族部隊,後者是漢人部隊。七七事變後,曾屢次發生偽滿洲國士兵刺殺日本軍官事件,那些派駐偽滿洲國軍的日本顧問們人心惶惶,都說:“滿軍太糟糕了,既不能作戰,又不能信任,不過起個儀仗隊的作用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