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最強者才有機會生存 (上高會戰)(第5/10頁)

在進攻戰中,如果老一套的三部曲不頂用,日軍通常還有最損的一招,那就是放毒氣。

3月20日拂曉,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向五十八師主陣地發射了大量毒氣彈,漸漸滿山都被毒霧所籠罩,許多官兵陸續出現中毒症狀。雖然因濃度的關系,當場窒息死亡的人不多,但在情緒上已受到很大影響。

除實施毒氣戰外,日軍還一反以往不夜戰的習慣,在夜色尚未散去時就展開大舉進攻。由於在第三十三師團返回時,日軍第十一軍總部已將第二十旅團配屬給第三十四師團指揮,所以第二十旅團一部也從南面趕來會合,使其中路可以投入進攻的兵力更加雄厚。七十四軍的情報人員在某一狹窄路口定點觀察,發現列成縱隊行軍的日軍綿延不絕,居然走了整整七個小時都沒有看到尾巴。

天亮之後,五十七師和五十八師結合部終於被敵突入,戰場局勢瞬間逆轉。張靈甫發現情況不妙,趕緊將作為預備隊的野補團頂上一線,對從缺口處蜂擁上來的日軍實施反擊,這才將日軍的後續沖鋒波給勉強阻住。

盡管如此,因為正面過寬且兵力單薄,五十七師、五十八師在戰鬥中都已漸感吃力。針對日軍陣容上發生的變化,特別是第二十旅團由攻轉守並增援中路的情況,中方第十九集團軍對部署做出了新的變更。

上高城南面是錦江天塹,有軍橋溝通南北。3月21日,薛嶽和羅卓英聯合向七十四軍發出電令:錦江北岸(即中路)取守勢,以確保上高為主;錦江南岸(即南路)取攻勢,爭取提前切斷日軍第三十四師團的退路。

王耀武於是命令五十八師主動向後收縮,退守上高西北一線,原先在錦江南岸待命集結的五十一師則向高安進發。

不料第二天戰局突然惡化。日軍第三十四師團向官橋、泗溪發動連續猛攻,泗水橋尤其成為攻擊的重點目標。守衛橋頭的步兵排傷亡慘重,排長趙相卿左手指被炸去三個,不得不由其他人接替指揮,但接替者很快也陣亡了。當天傍晚,日軍攻占官橋、泗溪。

在錦江南岸,日軍第二十旅團居然也發起攻勢,並通過抄襲側背的戰術擊退了五十一師主力,其所屬的一個聯隊趁機直撲上高西南的華西鎮。

此時五十一師主力鞭長莫及,五十八師又集結於上高西北,若華陽被擊破,則五十七師必將陷入日軍包圍圈。形勢變得異常嚴峻,羅卓英的“後退決戰”和七十四軍的作戰能力雙雙面臨嚴重挑戰。

鳥飛不下

七十四軍的指揮所就在錦江南岸。軍參謀長陳瑜經過戰陣不多,見此狀況一邊勸王耀武撤出上高,一邊給第十九集團軍司令部打電話,要求放棄實施上高保衛戰。

陳瑜性格固執,集團軍的參謀們沒法說服他,只好向羅卓英報告。羅卓英聽後跑來接過電話,厲聲呵斥了陳瑜。之後他仍生怕王耀武會動搖決心,便又派中將總參議張襄前往七十四軍,名為慰勞,實為監督。

王耀武深知羅卓英的心思,於是連忙給羅卓英打去電話:“請總司令相信我,我是能夠貫徹您的命令的!”

羅卓英聽後猶如吃下了一顆定心湯丸。他勉勵王耀武:“軍人的事業在戰場,軍人功過亦在戰場。”又說:“打仗是軍人的天職,打勝仗尤其是應該的。”

知道錦江南岸大片地域都是空虛之地,無一兵一卒守衛,羅卓英還臨時把四個江西保安團調撥給王耀武,用以進行守備。

江西保安團雖有熟悉當地地形之利,但一向駐紮後方,很少參加前線的實戰,而且他們到達前線也需要一段時間,急不容緩。被王耀武派去緊急馳援華陽的,是控制在軍部附近的五十一師野補團。

野補團用每小時十五裏的速度跑步前進,在王耀武限定的時間內抄近路趕到華陽並構築出簡易工事。日軍也試圖用急行軍的方式搶占華陽,以取得戰鬥主動權,但整整晚了四十分鐘,所以只能跟在屁股後面撿漏了。

日軍第二十旅團是一支步騎混合部隊,在六架轟炸機的掩護下,來襲的日軍聯隊以五個騎兵中隊為先,步兵殿後,通過步騎協同和梯隊沖鋒的方式向華陽鎮前沿陣地發起猛攻。

錦江南岸主要是一片寬約三四公裏、縱深狹長的平原田疇,兩側則為連綿起伏的高山丘陵,其形勢險要,易守難攻。野補團事先做過地形偵察,已經在日軍必經的華陽峰設置了機槍陣地,二四式重機槍早就嚴陣以待。

中國軍隊所使用的二四式重機槍仿制於馬克沁機槍,它繼承了馬克沁性能穩定、威力強大的特點,可連續發射約六百發子彈。日軍步騎兵雖然一上來氣勢如雷,但因沒能搶占制高點,導致運動前進完全暴露於七十四軍重火力的有效射界之內,也根本無法沖進華陽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