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章 宮中(三)

從鄧襄交換到邵衡防區,形勢就不一樣了。

占據永郴兩州的叛軍,看似有兩三萬兵馬,但叛軍與南面占據嶺南道諸州的靜海軍即便徹底的勾結到一起,實力也是遠不能跟北面的梁軍相提並論的。

說實話,主要也是大楚開國這些年,一直都沒有騰出手。

要不然的話,接下來第一個要收拾的,不會是梁軍,也不會是川蜀,而是會在嶺南、閩東兩大勢力中間選擇其一進行征伐,擴大大楚的疆域。

靜海軍野心也不強,即便在金陵事變期間,靜海軍與永州叛軍聯絡頻繁,有意趁大楚內亂將永郴兩州並入其境的意圖,但在延佑帝收復金陵登基之後,靜海軍又迅速老實起來,迫不及待的與永州叛軍撇清關系。

對於鄭氏而言,能收復永、郴兩州的話,不僅能建立耀眼功勛,更為主要的,將永郴二州收下來,將完全可以當作他鄭氏的地盤經營。

更不要說後續還可以通過桂州往南面靜海軍占據的嶺南道諸州擴張勢力……

而對晚紅樓一脈而言,柴建所率左神武軍,可以說是從晚紅樓分出去的昌國公府一脈,昌國公府已蓑敗,將左神武軍移駐鄧州、襄州,可以加強對其的控制,差不多能將信昌侯(昌國公)府的殘余勢力,重新聚攏到晚紅樓的旗下。

而從舒州分一部兵馬移駐隨州,除了將整個荊襄北部的鄧襄均隨郢五州變成他們的勢力範圍之外,還能拉攏西南駐守荊州的張蟓。

這也難怪呂輕俠這些天來,對棠邑、淮東、壽王府媾和到一起完全沒有反應啊。

說到底,她們有著自己的如意算盤。

她們這時對棠邑、淮東、壽王府的媾和選擇隱忍,當然也是希望她們在打如意算盤時,韓家、壽王府能不橫加阻撓;又或者她們在時機恰當之時,有可能會直接找到韓家、壽王府,作為交易籌碼談這事?

要不然的話,就算鄭氏願意交換防區,這事能做成的希望也極渺茫。

只是黔陽侯韓謙會坐視不理嗎?

雲樸子心裏琢磨著事,回過神來看到呂輕俠還盯著他看,意識到呂輕俠還在等他有所回報,便說道:

“陛下或許還是心切,我今天與王貴妃信口說了幾句‘兵強馬壯’的話,陛下便對我一個不相關的外人提起舒州上書之事——說來也是奇怪,陛下不找沈漾、楊恩問兵強馬壯之法,卻不拘老道胡言亂語,真是奇怪。”

呂輕俠眉頭微蹙,雲樸子這話細琢磨也有好幾層滋味在其中,與其他渠道所獲得的信息是對應的,也更詳細,也能抓準楊元溥此時微妙的心態。

“王貴妃對黔陽侯可有期待?”呂輕俠問道。

“……”雲樸子卻是笑而不語,卻不願意將清陽郡主的心事、想法如實相告。

“梁帝朱裕重建舊都,聽說榆樹巷大體保持舊貌,你可曾想過有生之年能再踏入榆樹巷,撐一把油紙傘在大雪霏霏的午後,遇到一個在匪兵馬蹄下驚慌失措的女孩?”呂輕俠似陷入對往事的沉溺之中,看著雲樸子霜白鬢發,幽幽問道。

“前塵往事皆如煙雲,還提這些作甚?”雲樸子嘴角微微抽搐了兩下,嘆了一口氣說道,接著又狼狽不堪的揭開車簾子,示意禦者停下車來。

姚惜水並不知道老一輩人物之間的恩怨,甚至迄今都不知道夫人當年到底憑什麽叫雲樸子退隱茅山,這時候也只是看著雲樸子蹣跚的爬下馬車,冒雪往崇福觀方向走去。

……

……

雖說韓謙會直接將王珺迎接到歷陽城拜堂成親,不會在金陵大肆操辦婚宴,但韓府這時候也已經喜氣洋洋的張燈結彩,以示好事將近。

十數盞明角燈,將明居堂前的院子裏照得明亮如晝。

雖說雲樸子今日才得知舒州上書之事,那是他在身在皇城之內的崇福觀裏,信息來源閉塞,但韓道銘身為戶部尚書、參知政事,昨日已經見到奏函原件。

今日馮繚代表韓謙渡江過來談事情,韓道銘便直接將舒州奏函的抄件遞給他看。

“舒州能上這樣的奏函,應是已與鄭氏暗通聲氣吧?”馮繚看過抄件,擱到桌角上,跟韓道銘猜測說道。

他對整件事的判斷更為直接,畢竟長期以來都在琢磨呂輕俠、李知誥等一幹人的動靜,甚至是太後王嬋兒這段連續幾次召見鄭榆的事情,他們也有關注。

至於呂輕俠她們能與鄭氏交換怎樣的條件,也不難猜測。

韓道銘點點頭,說道:“這麽重要的事,要是呂輕俠、李知誥沒有跟鄭氏暗以聲氣,直接上奏函,無異於是將主動權拱手讓出,很容易陷入極大的被動之中。”

“我們目前有自己最緊要的事雲做,無暇去拖別人的後腿;而侯爺一向的態度跟姿態,就是不屑去拖別人的後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