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1章 敗退的大西洋艦隊(7)

炮擊艦隊主力都被貝中將帶在身邊,清晨時分炮擊薩爾島的軍艦只有寥寥無幾的幾艘,不過其中有威力巨大的黎塞留號戰列艦和同樣原屬法國海軍的科爾貝爾號重巡洋艦,另外還包括4艘空想級驅逐艦。

這些3100噸級的驅逐艦設計航速為37節,然而在實際試航中卻能跑出40-42的超高航速,差不多相當於其他國家的魚雷艇。該級艦除航速極快外,更裝備有極強的武備(5門138mm主炮),並擁有一個低矮的側影,無疑可躋身世界最強驅逐艦之列,可惜仍然是基於炮擊交戰設計思路下的產物,面對防空有些力不從心,但就破交而言非常實用,用於炮擊亦非常可觀。溫內克上將是德國海軍中為數不多的炮術專家,對炮火支援非常具有心得。

更讓人引起無限遐想的是,這些軍艦全是德法有關海軍交易的一部分,只要換面旗幟就能當成法國艦隊來看待。事實上德國海軍也是這麽準備的,為降低法國人的敵意,所有原屬法國的軍艦一律不改名,甚至還專門備有法國國旗,在進入法國當局控制的領土和海外港口時一律懸掛法國國旗,甚至樂隊還能熟練演奏《馬賽曲》,達爾朗海軍上將甚至還有模有樣地登上軍艦“檢閱”目前並不屬於巴黎當局的法國艦隊。

為重建法國海軍,這段時間來貝當和達爾朗動作頻頻,一方面和德國接洽有關軸心級航母建造的事宜,另一方面不惜放下身段,用部分火炮和坦克技術從日本手中交換海軍資料,各取所需。當初被德國賣給日本的一批法國坦克也從法國本土盡可能搜羅了配件賣給日本人。

對貝當政府的舉動,霍夫曼采取了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的態度,法國和日本間的交流層級不可能很高,而且法國重建艦隊的姿態有利於打壓目前在地中海一家獨大的意大利人,德國方面自然樂見其成,而且不僅法國,西班牙方面也在想方設法擴大海軍,同樣希望將來能在地中海分一杯羹。

溫內克上將對炮擊分隊充當誘餌是有決心的,一方面按照小澤的安排,炮擊分隊上部署了36架防空戰鬥機用於抵抗,另一方面也做好了完全硬扛空襲的準備,黎塞留號後半部分甲板上部署的128mm電動炮塔迅速噴射出防空彈幕,希望盡快打散美軍的攻擊編隊。

“很好……讓他們打!”在黎塞留號東北部近300公裏處敦刻爾克號上坐鎮的塞得利茨上校露出微笑,“敵人開始上鉤了,讓偵察機跟著敵機返航,盡快找到他們的確切位置,然後補充完畢的機群準備發動第二輪空襲。”

“敵艦隊擁有防空戰鬥機?”聽到前方發來的報告,斯普魯恩斯沉吟道給了一個判斷,“這說明敵軍在航程範圍內擁有航母?”

“讓攻擊部隊分出12架飛機進行搜索,務必要找到敵軍位置。”坎寧安迅速下定決心,“假如飛機無法返航,讓飛行員去薩爾島跳傘,由美軍地面部隊救援……”

陸軍3師和陸軍5師可算是倒黴透頂,先是8日下午挨了德軍的猛烈空襲,然後又在9日清晨遭到德軍軍艦的持續炮擊,根本沒有堅固工事藏身的他們面對遠距離上艦炮的殺戮,根本無力招架與躲藏。

“海軍在哪裏?飛機在哪裏?我們是被合眾國拋棄了麽?我們是被罷免了職務,但我們不是罪人,我們依然在和德國人浴血奮戰,就算我們有罪,兩個師登島的官兵有何罪過,需要遭到如此對待……”短短幾句話的電報仿佛重錘一樣重重敲擊在馬歇爾的心頭,他當即站起來指責金上將,認為海軍的態度和采取的措施“極不妥當!”

但後者已被11艘護航航母全軍覆滅的消息給震驚了,毫不客氣地反唇相譏:“海軍前後抽調8艘戰列艦、20余艘護航航母,800架飛機掩護陸軍進攻薩爾島,現在我們損失了一半戰列艦,全部的護航航母和飛機,甚至打光了大部分艦炮炮彈,結果兩個陸軍步兵師到今天為止還不能拿下只有5-6千德國守軍防守的薩爾島,把整支海軍拖死,這才叫極不妥當!”

馬歇爾本欲再說,結果發現周圍的陸軍同僚居然沒人站出來聲援他,甚至連一貫的心腹艾森豪威爾都縮在角落裏一聲不吭,他這才悻悻然不說話。

總統參謀長李海陰沉著臉,痛心疾首地說道:“佛得角戰役進入關鍵時期,誰該負戰役責任,事後自然有定論,現在不是你爭我奪、推卸責任的時候,總統還躺在醫院裏呢!他要是看到你們現在這個模樣會怎麽想?還有國會的質詢,誰都逃不了,諸位必須都打起精神來,竭盡全力爭取一個體面的結果。”

仗打到這裏,事態已很明顯了,憑佛得角島上的陸軍,基本已不可能再拿下該島——德國守軍在內無補給、外無援軍、搖搖欲墜的情況下都沒有投降,指望他們現在放棄肯定不現實,今天德軍又是炮擊又是轟炸,已為守軍帶來了急切的支援,薩爾島絕不是短期內可下的。唯一能夠解決問題的只有寄希望於坎寧安艦隊勝利,不僅要勝,而且要大勝——重創或者擊退德軍艦隊,但這又談何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