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2章 敗退的大西洋艦隊(8)

小澤的計劃如果放在天心爛漫的法國海軍或意大利海軍,那決計完不成的,如果放在大大咧咧的美國海軍,多半也會對這套體系嗤之以鼻——費這麽多事幹什麽,多造兩條不就好了?只有碰上刻板到極點的德意志人,才能夠讓這套精準到如時鐘發條一般的作戰體系推行下去。而且小澤和日本顧問組還根據實戰的不同需求,配合德國人特有的口味,制定了從A到D共4套方案。

方案裏的步驟大多數精確到分鐘,還編成了作戰手冊,將指揮責任明確到每個軍官和軍士長並加以固化,同時還提出了A/B崗互為補充的協調策略。由於海軍常年計算炮術和彈道,同時還要用多種儀器測量速度、方位、角度的緣故,其數學水平遠超其他兵種。

同時,德國人討厭模糊是出了名的,歷史上經常有關於德軍虛報本方損失的觀點,實際原因非常復雜,因為指揮部參謀統計損失依賴於一線部隊報送的數字,如果戰況慘烈,一般一線指揮官只能報一個模糊的近似數,而參謀就因“模糊”而不予采信,更不統計在內,於是黑色幽默就出現了,戰況越激烈,模糊數越多,德軍“統計”的相關損失就更少,如果某支部隊全體陣亡無人匯報損失,然後參謀就鄭重其事地記下——該日無損失!

有關艦隊上下無人對這套精密復雜的邏輯體系表示質疑,反而認為本應就是如此,無不對司令官和顧問組肅然起敬。

“全艦注意,執行D級方案!”隨著塞得利茨上校一聲怒吼,整艘敦刻爾克號如同打了特大劑量的興奮劑,全員開始跑動起來。

D級方案是最高等級的作戰方案,在這個戰術背景下,最高指揮權限從艦長轉移到航空指揮官手裏,所有官兵,包括艦橋指揮部人員在內,除了必要崗位外,其余全部為作戰提供服務。

10:01,作戰命令下達;

10:07,敦刻爾克號本艦所屬24架直掩機掛載副油箱後陸續升空;

10:29,第一架炮擊分隊直掩機降落,9分鐘之內,27架戰鬥機全部降落完畢,地勤們一擁而上,開始為他們補充油彈;

10:51,完成補給的戰鬥機們在更換飛行員後再次起飛,會同敦刻爾克號直掩機組成編制為51架的第一防空梯隊,負責區域防空,此時後方增援而來的攻擊機群已遙遙在望;

10:59,敦刻爾克號本身所屬的11架Ju-98開始全速放飛等待;

11:02,從後方飛來、航程最短、速度最快的48架He-218進入空域管制區、準備依次降落補給燃油,34架Ju-98另加36架掛載副油箱的Bf-219以最經濟航速向前突進,準備會同剛剛起飛的11架Ju-98;

11:04,兩條跑道同時作業,執行He-218補充復飛作業,一架又一架飛機從兩條甲板跑道同時落下,然後又迅速進行燃油加注工作,每條跑道最快操作速度可達到每分鐘就完成1架次接收,所有人的精神高度集中,此時是敦刻爾克號最為虛弱的時刻,甲板上鋪滿了滿載彈藥、等待加油的飛機,所有官兵,甚至包括塞得利茨在內都協助地勤去執行作業;

11:19,34架Ju-98與11架Ju-98匯合,聯合36架Bf-219組成攻擊波繞過艦隊專屬空域向攻擊目標飛去,甲板上無人分心旁騖;

11:44,全部燃油補給完成,作業模式驟然逆轉,改為全速起飛,兩條跑道一起放飛,效率最快時達到1分鐘3架……

12:09,雷達通報敵機群距離艦隊185公裏,此時所有攻擊機群已完全放飛,最後起飛的、包括敦刻爾克號所屬12架Ju-198(掛載炸彈執行俯沖轟炸任務)在內的共60架俯沖轟炸編隊放飛完畢,編隊可憑借自身高速度追上前期已出發的攻擊梯隊。

至此,小澤已將包括36架戰鬥機、60架俯沖轟炸機、45架魚雷攻擊機在內的141架攻擊編隊全數派出,敦刻爾克號余留51架防空戰鬥機,航母主力部隊只留了29架戰鬥機。這是相當冒險的行動,但飛機總數只有這麽一點,又要盡可能多地組成攻擊群,又要掩護敦刻爾克號這個已暴露的目標,只能如此布置。

“萬歲!”包括塞得利茨在內左右官兵都歡呼起來,他們比方案要求的作業時間還快了3分鐘,而且一處事故故障也未出現。

“現在,請各就各位,準備防空,我們要讓美國人有來無回!”

“長官,所有指令全部完成,毫無紕漏,敵機大約20分鐘後進攻敦刻爾克號,我軍大約需要90分鐘才能攻擊到敵艦隊。”

小澤點點頭:“諸位,勝負手已放出,成敗如何,在此一搏了!”

馬沙爾道:“可以讓空軍再去炸一次島,他們還有40多架轟炸機,閑著也是閑著,不如給美國人添堵……”

克蘭克補充了一句:“讓S艇也出動吧,他們對付近岸步兵還是很有心得的,給島上送點補充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