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07章 英加航線(7)

11月4日下午,比預定計劃遲了兩天,英格索爾上將率領艦隊在一片滂沱大雨中離開諾福克港口向深海駛去,深夜11時,坎寧安帶著航母編隊悄然出發。雖然幾個艦隊指揮官都想再停留幾天讓提前加入編隊的勇敢號航母多些磨合時間,但時間不等人,大英帝國生命線已完全被掐斷了,丘吉爾天天發電報來要求盡快解決航線問題——目前整條英加航線停航,紐芬蘭島積壓了大量的滿載貨輪等待出港,英倫三島積攢了不少空船準備回去,但德國人的破交艦隊天天在航線上打轉,大西洋督查一茬又一茬地飛,最後誰也走不了。

可憐大不列顛本土目前沒有一艘大型軍艦,最接近完工的是兩艘怨仇級裝甲航母,但一艘要到明年2月、另一艘要到明年4月才能完工,還有一艘巨人號輕型航母要到8月份才能完工,唯一的戰列艦前衛號完工日期更是遙遙無期,據說最快要到1945年春天,這已是將其他軍艦建設計劃(比如巨人級、鹵莽級、半人馬座級)等後續艦砍掉後全力保障核心軍艦建設的速度,如果還像當初那樣四處開工,速度只會更慢。所以丘吉爾只能把所有希望都寄托在英美聯合艦隊身上。

只可惜,上次英美艦隊一出動軸心艦隊就返航的局面再也不可能出現了,這次德國人已鐵了心要在北大西洋和美國人再好好較量一次。

小澤提出的三段戰法很快被柏林方面接受了,根據兵棋推演結果,假設雙方指揮正常、運氣正常,敵我軍艦損失大概在2:1左右,概而言之,英美大概要損失4-6條戰列艦,軸心要損失2-3條,航空母艦敵軍損失4-5艘,軸心大概損失2-3艘;預計英美還會損失6-8艘護航航母,德國將損失5-6艘潛艇。飛機損失將介於3:1與4:1之間,因為德國是主場作戰且擁有亞速爾的地理優勢,預計飛行員損失將是6:1。

整體結果比起聯合艦隊在加勒比海的戰果要差一些,但霍夫曼斟酌再三,仍然同意打這一仗。因為他知道軸心建造航母的速度比不上英美,如果現在不拼,等美國人攢夠了15-20條航母出來,單靠德意軸心幾乎沒任何勝算,而聯合艦隊再次西行現在似乎又遇到很大麻煩——科爾發來密電,謂堀悌吉在日本國內遭受排擠、四面受敵,日子很不好過,日本有關下一步作戰方案的爭論聽說非常厲害,具體細節尚且不得而知。

對堀悌吉的遭遇,霍夫曼是有心裏預期的,在歐洲期間對方就流露出某些擔心,所以他當時還發出來德國擔任海軍總司令的邀請,但實事求是地說,堀悌吉孤身前來和率領聯合艦隊主力前來對德國意義完全是不一樣的。他萬萬沒想到事態會變成這樣,斟酌再三後給科爾發去了指示:盡可能幫助堀悌吉鞏固政治地位並推動聯合艦隊西行,盡最大努力維持日德關系,必要時德國可在經濟和工業上滿足日本提出的一些條件,但不能直接表明立場介入其內部沖突,在最為不利的局面下,以外交特使的身份保護堀悌吉一派核心軍官並把他們弄到德國來擔當顧問。

在這個背景下,利用現有兵力與英美盡快打一仗恰逢其時——現在是德意與英美間海軍實力差距最小的時刻。不過所有人都沒料到勇敢號已經服役,對英美的航母數量還是按6艘推斷。

實際上英格索爾動用的兵力超過德方預計,除戰列艦短期內變不出來外(威斯康星號和密蘇裏號都要明年春夏之交才能服役),艦隊航母多了1艘,護航航母一共出動了14艘——不是德方預計的6-8艘,其余包括驅逐艦、巡洋艦在內的輔助軍艦也比德國估計為多。

聯合要素行動美國一共調集了35艘護航航母,其中25艘跟隨陸軍部隊去南美,余下10艘加上這段時間新投入使用再扣掉各條航線上必須留用的護航航母外,美國海軍一共還剩14艘,特納一口氣全帶了出來。對此金上將也沒反對,現在正好是護航航母服役的高峰期,幾乎每2周都有3艘卡薩布蘭卡級護航航母服役。1944財政年度(從1943年10月1日開始)國會撥付的預算足夠建造150艘卡薩布蘭卡級,金上將已發出指示,可勁造!往死裏造!

目前美國造卡薩布蘭卡級的速度和德國造XXI型潛艇的速度幾乎一樣快,問題是前者排水量高達8200噸,後者還不到2000噸。

經過三天四夜隱蔽航行,到11月7日傍晚,在百慕大群島以南300多公裏的德國潛艇U-607忽然愕然發現,潛望鏡的瞭望範圍內忽然出現了大批敵艦。

“衣阿華級2艘,喬治五世級2艘,伊麗莎白女王級2艘……”阿克曼艦長疑惑不解地問道,“見鬼,這明明是美國人的主力艦隊,可他們跑到百慕大以南是什麽意思?還有,敵航母哪去了?”

“艦長,別管這麽多,趕緊把情報發出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