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南亞之虎(1)

得到新裝備的印度軍幹勁很足,不顧鞍馬勞頓就行動起來,第二天清晨舍爾愕然發現,日本兵已排練成整齊的隊伍在出操了,陸軍飛行員也相當拼命,2個飛行師團經常是一大群飛行員圍著海軍艦載機飛行員聽取有關新飛機的性能講解與技術特征介紹——對他們來說,這裏簡直就到了幸福的天堂,渾身上下有使不完的幹勁。

以前陸軍不用海軍飛機,海軍不用陸軍飛機,哪怕明明是同一種機型,也要故意弄點不一樣並取個不同名字(比如96艦戰),但下面人可沒這麽迂腐,飛機好不好、戰鬥性能強不強才是最主要的,試飛了海軍帶回來的Bf-219、Fw-190、Bf-109後,所有陸軍飛行員都贊不絕口,認為這才是他們想要的好東西。

他們已看出Bf-219其實就是海軍零式戰鬥機的改進版,但全體選擇性地予以了無視。至於斯圖卡這種純粹的德國血統飛機就更讓陸軍航空兵贊嘆,他們慣用的97式輕爆(俯沖轟炸機)載彈量只有400公斤,遠不能與斯圖卡至少1噸的掛載量相提並論,更不必說後者比97輕爆結實、耐揍得多。

看陸航上下歡天喜地的樣子,海軍精英飛行員們只能憋著笑:雖然海軍高層比較大方,允諾將拿到手的飛機進行均衡分配,但數量均衡並不等於質量均衡,更不等於將德國後來追加的援助也放到分配清單上。主持物資調撥的艦隊參謀長草鹿任一就將其中他認為最出色的彗星改、天山改、聯合攻擊機全藏了起來,打算留給海軍自己用。

至於零戰改、Fw-190等上了名單的主力戰鬥機才是陸海軍均衡分配,至於其他飛機,比如腿短的Bf-109,雅克、P-40等型號則爽快地甩給了陸軍。即便這樣,陸航還是感覺發了大財。

坦克同樣如此,聯合艦隊上下與德國海軍陸戰旅在朝夕相處中早就將坦克性能、好壞摸得門清,有些小秘密也套出話來了,更知道同樣是T-34,批次不同意味著質量與戰鬥性能完全不同,因此事先也進行了精心挑選,德系的3號、4號當仁不讓地被海軍先挑走,質量最好的T-34也是海軍囊中物,至於那些看著威風、實際用起來不怎麽樣的KV系列、瑪蒂爾達、丘吉爾、法國B1重型坦克、格蘭特李等全留給了陸軍。

海軍吃相還是蠻“優雅”的,因為陸戰隊數量有限,挑選時注意優中選好,總體拿走倒不太多,剩余坦克看上去依然琳瑯滿目、種類繁多,這讓山下奉文和名倉刊分外感激。不管怎麽說,海軍能把坦克全帶到錫蘭島上讓印度軍先挑,那就是天大的恩惠,至於海軍先拿走一部分性能優異的,他們事先並不知道,知道也認為完全合情合理——換陸軍來做只怕比海軍更過分。

陸海軍雖然向來看不順眼,但這一次陸軍上下對海軍十分敬佩,至少這些裝備物資都是海軍豁出命去掙回來的,還大方地分給了印度軍,等到佐級軍官開上做夢也想不到的小汽車並聽說海軍摧毀巴拿馬運河、轟炸紐約的壯舉後,情不自禁地喊出了“海軍板載!”的口號。看上去一片融洽。

山下奉文對敵人狠,對自己也夠狠。在昨天商定的策略中,他決定10天後,也就是7月24日發起對馬德拉斯的進攻戰役,雖然舍爾對日軍官兵能這麽快掌握德國坦克表示將信將疑,但名倉刊信誓旦旦在他面前拍了胸脯,表示完全沒問題——保證提供狀態最好、戰鬥能力最強的戰車大隊。

到第二天上午他完全相信了,日軍戰車師團官兵從清晨開始就對德軍裝甲部隊進行貼身緊逼:經常幾個人的眼睛盯著一個德國坦克兵,看他如何保養、如何維修、如何補給,差點連如何拉屎都要學了去——偷拳頭的形象完全躍然紙上。

而且還讓你找不到發火的機會:你要落座,他眼疾手快地幫你搬來凳子;你要抽煙,還沒等你將火柴掏出來,對方已殷勤地點著火湊了過來;你要維修,他一聲不吭地在旁邊幫你遞工具;至於其他苦活、累活,日本兵更是搶著幹。以至於下面人和舍爾開玩笑,部隊仿佛一下子多了幾千個不要錢的免費傭人,那感覺有點兒怪異。

更讓舍爾感到吃驚的是,下午他本想找山下奉文溝通計劃內容,結果被告知對方就在德軍營地裏。等找到他時,山下奉文和名倉刊兩人正滿臉油汙地從一輛4號坦克底下爬出來,旁邊圍著一大群人,幾個德國維修兵滿臉尷尬地站在一旁。

“長官,你這是何苦?”

山下奉文接過一塊破布隨意擦了下,滿不在乎地說道:“我本來是來現場觀摩貴軍演練和日常維護的,正好看到這輛坦克出了故障需要維修,就和名倉君一起親手實踐了一番,順便也帶一帶我部官兵的搶修能力,和他們實地講解有關技術要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