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城堡(3)

兩個方案中到底選哪一個,到最後霍夫曼自己也頗為頭疼,因為每一方道理看上去都正確,那段時間他為此焦躁不已,但經過一個星期痛苦思索,他忽然冷靜下來,召集蔡茨勒和凱特爾準備發布命令。

“城堡戰役的目的不在於占領這裏或那裏,也不在於奪取或試圖奪取莫斯科,我們的戰役是很明確的,一共兩條:第一,吸引紅軍重兵集團注意力,為南翼戰場創造機會;第二,如有可能,中央集團軍群也可以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比如布良斯克方面軍。因此,我決定……”霍夫曼頓了頓,“我希望你們暫時忘掉圖拉方案或勒熱夫方案,我們先去打坦波夫。”

“從奧廖爾出發去打坦波夫?”

“不,從沃羅涅日出發!”霍夫曼解釋了他的行動計劃,“沃羅涅日距坦波夫大約200公裏,是裝甲集群一星期的突擊距離,占領該地後,我們有更從容的機會選擇下一步進攻目標。坦波夫距其西北方的圖拉-梁贊一線大約300公裏,距其東南方的薩拉托夫大約360公裏,我決心在這裏打出一個突出部來。”

兩人面面相覷:最初說由中央集團軍群執行城堡戰役,但沃羅涅日卻是南方集團軍群防禦地段,都已決定莫德爾指揮、魏克斯輔助,難道現在又要臨時換成霍特指揮?

面對這種質疑,霍夫曼哭笑不得:“為什麽中央集團軍群就不能利用其它集團軍群的防區發起進攻?沃羅涅日是霍特大將的防線不假,萬一遭受敵人進攻,難道莫德爾就可以袖手旁觀?”

“那麽……”蔡茨勒疑惑地問道,“奪取坦波夫以後我們的真正目標是什麽呢?圖拉·梁贊還是薩拉托夫?”

霍夫曼的回答讓他吐血:“我的目標就是沒有目標,在1:7的交換比下,如果斯大林肯為坦波夫損失100萬人,別說坦波夫我不要了,就連沃羅涅日都可以讓給他,大不了下次我從哈爾科夫出發繼續打沃羅涅日。先生們,你們要知道,奪取這裏或那裏現在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斯大林格勒本身也不是最關鍵的,最重要的是對敵人有生力量的消滅。”

於是,坦波夫方案立即成為城堡戰役第三個選擇,雖然該方案並非最高明,而且看上去有點戲謔,但最後卻獲得了通過,因為幾個集團軍群司令官都認為先定一個小目標,然後再決定下一步戰略方向也是可行的,況且坦波夫本身戰略位置十分重要,是紅軍連接布良斯克方面軍和西南方面軍的重要節點——地位相當於聯結中央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沃羅涅日。

當然,執行該方案要面臨一系列問題:比如勒熱夫-維亞濟馬方向會遭遇紅軍進攻,奧廖爾防區會遭遇反沖擊。經過最後商議,最要緊的勒熱夫-維亞濟馬一線由第9集團軍防守,霍夫曼在莫德爾升職後挑選舍爾納上將擔任了該集團軍司令官,其余地段由第4集團軍負責防禦;奧廖爾一線由魏克斯元帥的東方集團軍群負責防禦,同時承擔戰役預備隊職能。

5月11日,有關城堡戰役的一系列人事變動和編制劃轉開始執行:霍特集群改稱B集團軍群,霍特大將擔任司令官,喬爾格·漢斯·萊因哈特上將正式擔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官;克萊斯特集群改稱A集團軍群,克萊斯特大將擔任司令官,埃貝哈德·馮·馬肯森上將擔任第1裝甲集團軍司令官。

變化最大的是中東集團軍改稱C集團軍群,由隆美爾元帥擔任司令官,其中德國部隊改稱第5裝甲集團軍,赫爾曼·巴爾克晉升上將後從大德意志師師長的位置上出任司令官,當初派遣至土耳其、由沃爾特·溫克少將率領的部隊也加入該集團軍,溫克以其良好的表現獲得隆美爾的器重,力薦其接任大德意志師師長職務。除第5裝甲集團軍外,該集團軍群還獲得伊朗第1集團軍配合。雖然C集團軍群總兵力不過25萬(第5裝甲集團軍15萬,伊朗集團軍10萬),但因為裏面有數個完成整編的王牌師,戰鬥力不容小覷。

霍夫曼明確規定,A、B、C三個集團軍群全隸屬於南方集團軍群,由曼施坦因元帥統一指揮。

雖然成為諸集團軍群指揮官讓曼施坦因很得意,但眼看其他集團軍群紛紛編有裝甲集團軍而南方集團軍群本級還沒有,他又著急起來,給元首發電報希望也成立裝甲集團軍並力薦胡貝老爹出任,兩天後他的請求得到了同意,漢斯·瓦倫丁·胡貝晉升上將並出任第6裝甲集團軍司令官。

根據霍夫曼的建議,並經過蔡茨勒居中協調,各集團軍群司令官達成一致:5月25日發動對坦波夫進攻,其中北翼集群由莫德爾指揮,艾哈德·勞斯上將指揮的第3裝甲集團軍和魯道夫·施密特上將指揮的第2裝甲集團軍承擔主攻任務,南翼集群由霍特指揮,萊因哈特的第4集團軍承擔副攻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