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6章 高加索(10)

“拖下去,統統槍斃!”

戴著一副黑框眼睛、文質彬彬看上去如同蘇維埃政工幹部的安德烈·安德烈耶維奇·弗拉索夫志滿意得地坐在一輛Sdk251指揮型裝甲車上,他身著德軍標準軍官制服,佩戴上將軍銜,看上去威風凜凜。更讓人心驚膽戰的是,他才剛剛抵達戰場沒幾分鐘,就對著一群被甄別出來的紅軍俘虜毫不猶豫地下達了命令。

士兵們遲疑著,不知道這只是大人物的虛言恫嚇還是真切的命令,一時間都在為該不該執行而犯難。現在,整個俄羅斯解放軍的官兵除了一個盾形臂章和不同於紅軍的軍銜標志能表明他的不同身份外,整體裝扮看上去與德國部隊基本一致,他們打出了羅曼諾夫王朝時期的三色旗,中間鑲嵌著雙頭鷹標志。雖然是弗拉索夫是俄羅斯解放軍和俄羅斯民族解放陣線的最高領袖,但他並未待在羅斯托夫的南方集團軍群司令部裏,反而指揮著部隊廝殺在一線。

“主席同志,槍殺戰俘總歸有些不太好聽……”陪在他身後的俄羅斯解放軍第4步兵師師長、科諾諾夫上校小聲勸道。

“您應該看得出來他們不是普通人,他們是內務部隊那些藍帽子和政工幹部。”弗拉索夫怒不可遏地指了指另一邊戰俘隊伍中那些剛滿17歲、瑟瑟發抖的少年兵和40多歲的胡子兵吼道,“有什麽不妥當的?這些都是斯大林的走狗,是俄國人民最兇惡的劊子手,你看看他們都幹了什麽?”

所有人沉默不語,沒人是瞎子,兩相對照就知道區別所在了:俄羅斯解放軍的官兵盡管精氣神不能與德軍相比,但至少大部分都是青壯年,35歲以上的基本都是軍官,而紅軍官兵一個個耷拉著腦袋,臉有菜色,唯獨特別甄別出來的內務部隊和政工幹部們看上去形象還不錯。

“他們把老人和孩子都送上了前線,再多打兩年,俄羅斯的男人全死光了!”弗拉索夫狂暴地拍著裝甲車的鋼板,大聲對俘虜吼道,“你們有沒有人願意和我們一起幹的?一起推翻斯大林這個暴君?我先說好,我只要18歲以上、35歲以下的士兵,35歲以上的如果願意宣誓效忠新俄羅斯,可以分一塊田當農民或者進工廠當工人。”

半天沒人回應,場面一下子就僵持在那裏,弗拉索夫的臉色凝固了,但很快有個聲音從俘虜隊裏傳了出來:“你們可以分土地?”

“是!”弗拉索夫指了指身邊的人,“他們都分到了地。”

“你騙人,他們都在打仗,誰去種地?”

“騙人?我為什麽要騙你們,打仗是為了分更多的地,當兵服役滿2年土地翻倍,有軍功的、當軍官的可以多分地。至於耕種也不要擔心,家在解放區的,土地由家人耕種;家在淪陷區的,先在解放區分一塊,租給別人種,等戰爭結束了可以重新請求分配一塊。”

解放區?淪陷區?一堆俘虜這才反應過來,所謂解放區是指目前被德國人控制的地方,而淪陷區是指還在紅軍手裏的地盤。

“你們收多少稅?”剛才出聲的人走出隊列,大著膽子問道,“別像那幫人一樣,把自耕農的余糧收得幹幹凈凈,連口糧也不放過。”

“有這種事?”俘虜們交頭接耳:不是所有土地都歸集體合作農場麽,哪來的自耕農?

“你的記性不錯。”弗拉索夫忽然笑了起來,“我猜你應該40歲了。”

“沒錯,我今年46了……媽的!老子當年也和白狗子幹過,辛辛苦苦打下江山,沒想到後來變成這樣,說好的承諾全是放屁!”

“我是弗拉索夫,書記官,給他們宣講一下政策!”

“普通民眾,農業稅20%;需要政府提供種子和拖拉機幫助耕種的,35%;家裏只要有一人當兵就認定是軍屬,農業稅執行兩免三減半政策,犧牲負傷的、立功受獎的額外還有減免。”

俘虜們聽到弗拉索夫的名字都大大吃驚——這可是被斯大林同志定義為布爾什維克最兇惡的敵人,還以為長得有多嚇人,看上去也挺正常啊。但更多人關心“兩免三減半”的政策,追問是什麽意思。

“頭兩年免稅,3-5年內只收一半!”

“當真!”

弗拉索夫和科諾諾夫都笑了:“俄羅斯民族委員會發過告示和傳單,你們沒看見?”

“看什麽呀,全被藍帽子收走了。”對面的俘虜不放心地問道,“真有拖拉機?”

“有!不但會有拖拉機,德國元首還幫我們弄到了柴油,開了春就可以種田,不會種田也不要緊,可以進廠幹活,多勞多得!”

人群中有人小聲嘀咕:“還不是要被資本家剝削?”

“剝削?斯大林拿走就不叫剝削了?德國、法國哪個不是資本家當道,誰不比我們過得好?連羅馬尼亞人吃得都比我們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