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高加索(6)

“為什麽總是我?”面對洶湧而來的德軍進攻狂潮,頓河方面軍司令員羅科索夫斯基很有種委屈得想哭的感覺。

4個月前的11月份,曼施坦因發動“大河曲部”進攻戰役,以精巧靈活的解剖戰術打得紅軍上下疲於招架,頓河方面軍僅僅幾天功夫就搭進去一個半集團軍。4個月之後,南方集團軍群的主攻方向再次選擇了頓河方面軍所在的防區。有了上次教訓的羅科索夫斯基這一次學乖了,德軍剛開始大舉進攻就將自己的全部主力壓上來,還讓各部隊排成相對緊湊的防線,不讓敵軍有隨意穿插的機會,為遏制德軍的裝甲優勢,他甚至還動用了被他一直捏在手心、寶貝無比的坦克第4集團軍。

但這一次德國人的風格卻驟然大變,不是上次那種左右穿插、肆意遊走的靈巧攻擊,而是直接拿出1000多輛坦克、30萬部隊進行正面進攻,以蒸汽壓路機般的態勢毫不留情地碾壓過來。這次曼施坦因根本不屑於穿插,而是讓胡貝和迪特裏希兩個裝甲師一左一右進行分兵合擊,率領部隊繞了一個大圈之後兜住了頓河方面軍的主力部隊,而羅科索夫斯基采取的“主力壓上”、“重兵抱團”等政策正好成就了德軍的包圍圈。如果說上次德國人是靈巧輕盈的華爾茲,那這次就是橫沖直撞的橄欖球。

說句實話,這個進攻套路比大河曲部戰役時不知道簡單了多少,只要上過兩天參謀課、學過一點戰術都能看得懂,一點兒也不復雜。羅科索夫斯基第一天被曼施坦因中午時發起突然進攻打昏了頭,到第二天早上就明白過來了,可問題是判斷正確是一回事,能不能擋住就是另外一回事。他知道德國人要打哪裏,也抽調了部隊進行防守,卻只能眼睜睜地看著敵人在他面前耀武揚威,一點辦法也沒有——因為部隊素質差異實在太大了。

頓河方面軍在大河曲部戰役前擁有近衛第1集團軍,第21、24、63、66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團軍,總兵力大約在35萬(不滿員),大河曲部戰役結束後,第21集團軍遭重創,近乎全軍覆滅,第24集團軍遭到中創,損失了一半部隊,全方面軍總兵力下降到了25萬余,是中路三個方面軍(西南、頓河、斯大林格勒)中最弱的。

為增強頓河方面軍的力量,4個月來大本營使出了渾身解數進行力量增補:第21集團軍番號撤銷,剩余力量加上新募集的新兵充實到第24集團軍。朱可夫和華西列夫斯基利用從草原軍區、中亞、遠東等方向抽調的兵力組建了新的69集團軍並加入頓河方面軍序列,同時還對近衛第1集團軍、第63、66集團軍和坦克第4集團軍進行補充。到“春醒”戰役發起時,頓河方面軍兵力再度恢復到了5個步兵集團軍,1個坦克集團軍共計40萬兵力左右的規模。

雖然兵力超過了4個月前,但羅科索夫斯基知道新補充來的這些部隊是什麽貨色,到處都是40多歲甚至快接近50歲的中年大叔,要麽就是17歲剛出頭、面黃肌瘦的孩子,看上去甚至還不如莫辛·納甘步槍高(帶刺刀長度1.67米),那些20多歲、年富力強的小夥子少之又少。他向大本營抱怨,結果被告知這還算好的,起碼來的都是爺們,後方有一些部隊可是連女兵都在招募了。為強化自身力量,他從63、66兩個情況相對較好的集團軍裏抽調了部分老兵與軍官補充到24和69這兩個新集團軍,拼命提高他們的訓練水平與作戰素養。

隨著寒冬到來,氣候變得不適合交戰,蘇德兩軍接觸一天天減少,羅科索夫斯基簡直喜出望外,抓緊利用這段寶貴的時間開展練兵,心裏期待再次交火的時間越晚越好。雖然大本營一再告誡他德軍很可能在近期展開進攻,但他依然抱有幻想,希望自己能以主力迎戰的方式抗住德軍的第一波進攻——不求擊退、擊敗德軍,但求德國人認為頓河方面軍“油水不足”、“骨頭太硬”而將主攻方向轉移到其他地方。

但他沒想到曼施坦因會在中午發起全線進攻,也沒想到德國人手筆這麽大,一下子就拿出1000輛坦克和30萬部隊展開進攻,更萬萬沒料到德軍打定主意是要將他一口吞下去,用了最簡單的鉗形攻勢就將他好不容易才恢復起來的部隊包圍起來了。

緊急趕赴前線,坐鎮斯大林格勒協調各方戰事的朱可夫皺著眉頭聽完了羅科索夫斯基的哭訴,不無擔憂地問道:“您說德國人包圍了頓河方面軍?”

“還沒有,不過非常危險,方面軍一共是5個步兵集團軍和1個坦克集團軍,現在坦克第4集團軍已被打殘,陷在裏面的一共是24、63、69三個集團軍。”羅科索夫斯基哭喪著臉,“德國人把力量全壓在我們方面軍身上,昨天坦克集團軍碰到了3個虎式重裝甲營和700輛4號坦克,根本就打不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