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5章 鐵打的朝堂流水的官

黃河未曾改道南下,兩淮水網也未遭受到滾滾黃沙的侵蝕,可以說陸齊朝所面臨的水患治理情況較之歷史上的元明清三朝是好上天了。

同樣,這些年陸齊朝每每的財政預算開支裏,也皆有大筆的資金花費在河務上。對於治河,陸謙和其手下大臣們從不敢有半點松懈。

但即便如此,即便是在現今時代裏,陸齊朝已經把河務事宜做到了最好,然對比今歲盛夏時候的日復一日的瓢潑大雨,兀自也抵擋不住。

從梅雨時節開始,直到現下,江南地區連綿淫雨漫天飄落,老天爺像發了瘋似的,一個勁兒地下雨。長江、湘江、贛江等多條重要水道的水位猛漲,大小已經小十處決口。運河以及小河支流,都變了舊日的模樣,渾濁的河水怒吼著,咆哮著,呼嘯而來,奔騰而去,卷著泥沙、枝葉和一具具人畜屍體,沖擊拍打著河岸,河面上還不時打著令人心驚膽寒的漩渦。

陸謙都已經準備著對天方世界動手了,雖然不是陸路戰爭,而只是水路上的攻勢——要先在天方世界建立起幾個鞏固的橋頭堡,好震懾整個天方世界,而不是立刻對塞爾柱帝國和法蒂瑪王朝動手。

濱海聯盟那幫子人還依舊在醞釀發酵之中。雖然與西克普恰克汗國,與塞爾柱人有了暗中聯系,一些人私下裏多有活躍,但顯然那些人還沒有徹底忘記陸齊大軍的厲害。

陸謙手中有一份很詳細的資料,已經把那兒的數十個部族頭人分做了三六九等,誰個該死,誰個又被陸謙任何,都清楚地很。未來大軍掃蕩天方後,那麽大的地盤總是要有人去填補的,正好可著這些個本分的去!空出的地盤也正好讓他安頓自己的兒子。

但現在他最關心的事情不是這些了,而是中原南北的災情。北旱南澇,而旱災之後是否還可能存有蝗災的隱患,洪災之後是否還存有病疫的可能,整個陸齊朝的精力都聚集在內裏。

深夜裏,金陵皇城還燈火通明,宣德閣外戰立著一排排值夜的宮中宿衛,內裏更是人頭攢動。一支支兒臂粗細的蠟燭照的宣德閣亮如白晝。

急促的腳步聲從外頭傳來,陸謙頭都不擡,眼睛繼續看著蘇州剛剛呈上的奏折,心情惡劣。

蘇州那地方地處長江、太湖下遊,境內地勢平坦,水網密布,河道縱橫交錯,境內有各級河道數萬之多;湖泊星羅棋布,大小湖蕩三百多個。

可以說是這次江南水患最為嚴重的地區之一,境內許多房屋都已經在水裏浸泡了半月,甚至是更久,即使這一代的經濟基礎較好,百姓房屋卻也不可能完全告別土坯房,來個清一水的磚瓦房。如此被大水一浸泡,土坯房早就塌了,就是一些磚瓦房也沒人敢住。

大批的百姓湧入城中,以蘇州城為例,城內的大小學校早已經住滿,就是寺廟道觀也都塞滿了難民。城內的糧食倒是足夠,幹凈的飲用水和預防病疫的藥物【這個時代水準】也算充足,社會秩序保持的挺不錯,可這卻不意味著地方官的任務就是輕松的。

大災之後必有大疫。陸謙不是神仙,他再是大力發展醫學,安道全能力再是BUG,眼下陸齊朝的醫學從業者和醫療水平也遠不足以媲美前世。

洪澇中人畜死後的屍體,根本沒法去及時的掩埋處理,加之這個時節天氣炎熱,濕度亦很高,引發病疫乃是必然的。而比起屍體的危害,水源的汙染更為惡劣。而且大量人口聚集在一起,汙水、糞便、垃圾等生活汙物堆積成山,引得蚊蟲肆虐,傳播疾病。百姓是很容易出現腸炎、痢疾、霍亂等病疫的。這在如今時代裏,那就是要命的事兒!

再則,身為地方官又怎可能只著眼於城內呢?城外廣袤的農村鄉村,受災群眾的轉移、安置,人口、財物、房屋等等的損失,那都是要統計要費勁心神的。

陸謙現在看的就是蘇州送來的初步統計數據,裏頭的損失那麽大,他心情能有高興才怪!

“什麽事,說!”

樂和應上去與來者一番交耳細語,陸謙聽得不真切,卻不意味著他不關心。

“陛下,是睦州的折子。當地大雨如瓢潑,連日不止。以至於境內蘭溪、安江皆河水猛漲,二水日升三寸,匯流處更是每天漲出兩尺有余……”

樂和話音一落,整個宣德閣一片寂靜。

睦州,睦州城就在蘭溪與安江的交匯處,二水合而為一就是富春江,再下就是錢塘江。

“睦州太守是?”

“回陛下,乃是陸仁。”

“他怎麽說?”陸謙接著發問。這道折子被直接遞到宣德閣,絕不是單單說一聲睦州險情。

“回稟陛下,睦州太守心憂這雨還要再下下去,危及到彼處河堤安全。那匯流處南岸的神泉鎮減水壩尚未完工,恐怕吃不住力。遂提議在安江上遊扒開個決口,分水減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