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 鳴鼓出師

“皇帝詔曰:三佛齊世居南洋,多歷年所,與中土互貿頻頻,系華夏之藩屬也。然不料其蕞爾小國,鴟張狼噬,竟外連奸商,與我為讎。稔惡既深,朕不敢赦!今特命明國公,鳴鼓出師,浮海南下……”

中秋八月,這晚,《天南日報》的印刷工坊中忽的響起一陣的鼓噪。

“肅靜,都肅靜!”親自趕來壓陣的報社總監高聲叫著。他神色也有震動,早前可一點也沒聽到甚風吹草動,猛然的看到這道詔書,直給炸得兩眼發直。卻不知道此事早就給敲定下了,只是因為時間問題,六七月【農歷】裏沒人敢組織大規模的船隊出海的,那是南海台風的高發季。如是,時間就被拖到了中秋後了。何況天方人在舊港做準備也是需要時間。

明國公“鳴鼓出師,浮海南下”,這不就是要打三佛齊麽?

在場的人只要不是傻瓜,就都能感覺到這事兒背後的潛在意義。打了三佛齊之後,明國公所部還會歸國來麽?用腳趾頭想都知道結果。

方臘在陸齊朝尷尬的處境明眼人都能看得到,早前趙宋皇城司搞得“泰白樓事件”可是叫整個粵東都風聲鶴唳,唯恐朝廷震怒,不管真假,不管其他,只管將大軍南下平亂,那粵東可就慘嘍。

結果出乎無數人的意料,那益都城內的陸天子,似半點都不將此事放在心上。就是那明國公也依舊不慌不忙不急,像是不懂得先前事件的惡劣影響一樣。

廣州和粵東是平安渡過了那一劫難,但明國公和他手下的大軍,卻始終似一顆定時炸彈,叫不少‘明眼人’提心吊膽,但也讓很多人都迷惑不解,看不懂了。這兩邊怎就那麽安穩呢?尤其是嶺南都護府赫然招募起兵馬,也不見明國公一系有半點不穩,這真的叫很多人不能理解。

畢竟他們腦子裏的舊有局限太根深蒂固。

如是他們看到這個忽如其來的詔書時候,心裏就猛地松了一口氣,也是在恍然大悟。原來如此啊!

“陸皇帝這是要把明國公一系趕去南洋啊。”不知道多少粵東本地人在聽聞這個消息後都產生了這麽個相似的想法。

那第一時間裏不少人都叫了起來。去南洋啊,一去千萬裏,背井離鄉的,不知道何時才能重回故土,這陸皇帝手段夠狠的。但激動過後呢,卻不得不發自內心裏感慨陸皇帝人厚道。

就方臘一夥往日的作為,放到兩漢唐宋的開國皇帝手中,怕都的不會有好過。就像韓信、彭越、英布和杜伏威、李密、竇建德、孟昶、李煜等。【隋文帝殺得開國功臣也不少,怎麽就沒人罵他?奇怪。】

有對比才會有幸福。方臘一系雖然被遠遠地發配去了,但如此的下場能羨慕死無數老前輩。

他們不僅能活著,還能在海外立國,稱孤道寡,陸皇帝於公於私都叫人無可挑剔。

當天的報紙出爐後,廣州果然炸了。作為中國最南端的海貿重鎮,廣州可是有不少的三佛齊海商的。這些人坐著天方人傳入的三角帆船,往來南洋與中國之間,將大批的香料、木材、棕油、棕仁油、蕉麻等送入中國,而後運回一船船的絲綢布匹、瓷器、糖類和酒水,不僅供南洋貴族們享用,更大批的轉運到朱羅,賺取差價。

雖然這整體規模是不能同天方人相比,可你卻不能無視那近兩年裏日漸增長的貿易量和海商數量。

現在後者這個群體就集體炸鍋了,誰都知道海商肥厚,若是被人抓住了一通宰割,可不就淒慘了。

關鍵時候陸賈拉當仁不讓的為自己的前同胞們來排憂解難了。“諸位勿慌,勿慌!”然後他們就真的不慌亂了,這是不可能的。

陸賈拉是帶著一隊兵馬來到這裏的,早就明確了目標的軍兵,毫不遲疑的撲向各自的目標。把一個個三佛齊權貴的門下走狗抄了個底兒朝天。這些人的宅邸裏未嘗就沒有能打能殺之輩,也真的就有幾個不怕死的,最後就都死了。

幾輛平板大車最先拉走了屍體,鮮血順著車板間的縫隙,淋淋漓漓……

被一番大清洗後,南番【南洋番商】組織成員銳減三分之一。但陸賈拉對剩下的數十名南洋商人道:“諸位勿慌,勿慌!”這下後者們是真的不慌了。

都是吃海上飯的,相互間的底細還有甚個不清楚的?那適才倒黴的盡是三佛齊權貴的人,與他們這些普通商人,與他們其他國家的人,且是無幹系。雖然最後他們也少不了慷慨解囊。甚至一些膽小如鼠之輩還卑微的獻上了自己的膝蓋。

要知道,八月後的時間正是海商們揚帆起航的日子。

在蒸汽商船出現之前,無論是眼下還是幾百年後的風帆時代,中國的海貿都要沿著大自然規劃的軌跡來運行,一年也就是一個來回。春夏東南風起的時候到來,秋冬西北風起的時候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