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5章 算計

南洋華人,中國近代屈辱史上的組成部分之一。在陸皇帝這個穿越者的記憶裏,只要提及南洋華人,有一個很直接的印象那就是——待宰豬羊。

從明末到1998,從荷蘭、西班牙到南洋的土著,橫穿四百年的歷史,南洋華人的地位卻似乎無有一丁半點的變化。總是被屠戮,被欺負,被排斥。

有人說,受排斥和欺壓的不止是南洋華人,全世界的海外華人普遍都受欺壓和排斥,因為中國弱麽,又有意識形態上的矛盾和對立。華人在外只懂得勤勤奮奮、任勞任怨的工作,不願意參政議政,遠離是非政治,一味忍耐,明哲保身,擺明了就好欺負,又怎的不受排擠與慘遭欺淩?

蛋糕總共就那麽大,你少吃一口,我就能多吃一口,幹嘛不摁你?

而華人遷移海外的以南方沿海省份的百姓居多,彼處宗族觀念濃厚,小團體抱團取暖氛圍濃郁,卻又有著深重的排斥外人基因,其排斥的‘外人’中可不只包括海外土著,也包括不同鄉的其他華人。交際圈十分之狹小,入鄉不隨俗,以為不觸犯當地法律,就能獨善其身的生活美滿。受儒家文化影響重,尤其在利益紛爭上,信奉以忍為上、息事寧人原則。卻不知道這就是在自絕後路!

當你的祖國影響力巨大的時候,就如朱明前期以前的千百年光陰裏,龐大的中國不止以武力影響著南洋地區,還以德服人,以經濟和文化征服了南洋的土著,這種情況下華人在南洋的地位自然不低,至少是遠超過那些慵懶愚蠢的基層土著的。

甚至在三佛齊的華人曾一度建立了自己的國家新三佛齊王國,其領袖梁道明還得到了大明朝廷冊封的舊港宣慰使,前後傳承了三代。同一時期,呂宋島的華人領袖許柴佬也得到明朝的冊封,當了呂宋總督。

但是當國家的影響力衰落了下來,尤其是另一個世界的外來侵入者闖入南洋後,那華人即是外來者要打壓的,又不跟‘人民大眾’來河流,可不就是裏外不是人了?

現如今南洋的華人就處在前者階段,少數落腳在南洋的華人,還真是在抱團取暖。

這些落腳在南洋的華人,有富商有普通百姓,前者的地位且很高,因為他們信佛麽。而且來自中國,先天上就罩著一層Buff,逼格很高。肌膚上也遠較當地土著來的白皙,在深受天竺文化影響的三佛齊國,可不就是上等人麽?

後者也混的很不錯。一是因為出身,二是因為這些下南洋的普通百姓,多是任勞任怨,且能帶來中國的先進種植技術,對南洋土著的農業還是有一定影響力,自然對土著國家也有不俗的幫助。當然被土著裏的統治階層喜歡了。

而南洋又是熱帶區域,一年三熟,只要辛勤勞動,何愁吃不上飯?

這些人在南洋混的好了,就多少回把消息傳回老家去,家鄉再有那過不下去的困難戶,就自然會投奔過來。如此就也形成了此時南洋華人的基礎。但是人口終究不多,很多都是唐末時候被迫南下的。

方臘是不會聯系後者的,那些人數量不多,力量更不強,聯系了又能有個鳥用?還是那些華人富商們值得勾搭,然這些人中卻沒幾個願意從方臘的勾當的。對於他們來說,兩耳一捂,兩眼一閉,明哲保身才是最正確的選擇。

如是,這個機會便被陸賈拉通過蒲家送給了天方商人。後者短暫的考量後便欣然答應。這個時期的天方商人可是一群為了追逐利益而敢於踐踏世間一切的存在,他們就像是大航海開啟後的歐洲人。颶風和海浪歷練了他們的身軀和冒險精神,他們為了金錢不懼一切。

而南洋的那些中國人卻為什麽在大好的局面下屢屢‘成事不足’?

講真,中國文化對之真的施加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力。舊有的記憶讓他們一邊蔑視當地的土著,卻一邊又畏懼土著中的王公。民不與官鬥麽。而自我隔絕的處世態度自然沒辦法強力的影響周遭的土著,看那後世被天方教染綠的南洋?你再是看不慣也不能否認天方教在傳播和渲染力上,遠遠勝過儒教。

世界三大宗教真的不是浪得虛名。

天方教、一神教和佛教,其‘歸化’力度遠超儒教。

十四十五世紀,南洋的天方化土著又何嘗受到過天方世界的大力援助?人家就能輕松幹倒華人,並且在歐洲人闖進來後,面對一神教也依舊能‘保持自我’,就好比中南半島上的佛教信仰一樣,這種力量才是最可怕的。也是儒教所不能持有的!

理念很容易倒在刀下不是麽?

蒲轂、蒲澈兄弟在稍作考慮之後便徹底投入到幫扶大業中了。

真神啊。中國人竟然不是要單純的警醒一下三佛齊,而是要徹底將三佛齊抹去,這將對日後東西方的海貿產生劇烈的震動,影響力之大將是無可附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