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8章 凱旋

洪武元年十一月初三,燕京城東的延芳澱。

此處已經布滿了密密麻麻的齊軍營地,在前後五日中數萬步騎大軍悉數集結於此。

——隨從陸皇帝北來的兵馬,除了受命在外和要留守燕京的,余下六萬步騎大軍已經悉數集結於此。

同時到來的還有需要一塊遷入益都的契丹貴人、及其奴仆三四千人,以及大批被陸皇帝以虛職相待,被一同拉回益都的北地漢族士子官員。

今日大軍開拔向南,陸皇帝不失時機的行了一次檢兵宣武。

除去其他部隊,匯集到眼下的有六萬步騎,且還皆是正軍。

這是紅色與黑色的世界,大軍以營為單位,以團為集群,列出一個個方陣,旗幟一眼望不到邊際。陸皇帝與身邊的隨從文武,以及燕地南遷的人等,列在延芳澱的最南頭,看著大軍一一從他們眼前行過。

軍兵陣列自然真的如那校閱,但如此步騎大軍,士氣昂揚,神情彪悍,大軍行過就已經是閱兵宣武。

尤其是那般多的營伍,一經走到皇帝鹵薄面前,當下一個個抖索精神,步伐身姿更是堅定整齊。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雖軍中從簡,可陸皇帝一身冕服端坐在於華車之上,卻不是一般的耀眼。

周遭旌旗環繞,甲士環繞。那契丹貴人和北地漢族官僚,肉眼看不到陸皇帝玄衣肩部織著的日、月、龍紋,背部織星辰、山紋;袖部織火、華蟲、宗彝紋等十二紋章,也看不到黃、白、赤、玄、縹、綠六彩大綬,但是他們卻能充分的感受到漢家帝王的威儀。

這是由無數驍勇敢戰的齊軍將士,以自己的血肉之軀來支撐著的。

沒有了他們,陸皇帝身上的衣冠對於這些北地之人而言,且還不如一把刀更有威懾力。而現在便是他左右隨侍的精銳侍衛,以及威風凜凜儀態肅然的諸多大將們,都能震懾人心。

正是因為他們,陸謙的頭頂上真正具有了一種‘震懾光環’,讓所有人都目露崇敬,乃至不敢直視。

當大批的步騎軍先行通過後,陸皇帝乘玉輅緩緩越眾前行,風吹得左右天下太平旗與君王萬歲旗獵獵聲響,這一霎間,所過之處,軍兵官民,全數跪下,山呼海崩一樣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這種排山倒海的“萬歲”聲一浪高過一浪,當真比最美妙的音樂都要醉人。

而陸皇帝本身,在這山呼海嘯之聲,似乎更增添了一種難以描述的威嚴,使得耶律淳父子等契丹貴人與左企弓、虞仲文、劉彥宗、韓企先等在一同高喊萬歲時也不自覺顫抖起來。

這是一種威儀,一種帝王的威嚴,直接作用在人心上的鎮壓。

陸皇帝面帶輕輕微笑,坐禦座上,俯視著軍民,腦子裏卻已經在想著嶺南,想著川蜀了。真的到了蕩平天下的時候了。

南宋小朝廷明年就能清理幹凈了,屆時那南越想必也會被清理妥當的。川蜀則還會有些麻煩,但也能試著打一打。那大藝術家可從來不是個堅強的主兒。

十四萬人齊解甲的事情,只要緊緊手,大藝術家未必不會做來。還有那苟延殘喘的李乾順……

陸皇帝是要開通西域的,不再是為了絲綢之路,而是要向更西出鑿空。

當然,還有海東的高麗,那兒到明年也已經要結束了。

說真的,他都險些把高麗給忘了去!

但事實上,現如今的高麗,列“國”紛爭,諸侯爭霸,鬧得不要太愉快了。王俁病逝,留下一個小皇帝根本把握不住朝堂的大局,王俁臨死之前倒是為他安排了多個顧命大臣。比如李資謙、金富軾、胡宗旦等等。可有個鳥用?

那李資謙與金富軾尿不到一個壺裏,在如今這種情況下,他們已經是競爭對手。高麗這塊蛋糕就那麽大,誰能搶下更多去獻給陸皇帝,誰家的功勞就更大。金李兩家且還能得好麽?

不知不覺中王楷最信任的人,已經從他的外祖父,便成了胡宗旦。而王楷也一定不知道,他所信任的胡宗旦經常夜不能寐,輾轉反側到天明。短短數月裏衰老了十年一樣,卻叫王楷更加信任他了。以為胡宗旦這是在為他盡心竭力呢,真是一個美妙的誤會。

益都城內熱鬧一片。這一是因為陸皇帝大軍回京,可不是一大盛事?

此番北征,陸皇帝不僅盡復燕雲故土,更一舉打崩了來勢如潮,數年來縱橫塞北不可一世的阿骨打。那消息傳來,整個益都城中,不知道多少勛貴重臣家中起了大宴。

女真不足為慮也。

那草原上的阻仆人更是不堪一提,這整個北地注定要臣服在中原的腳下。

這一日自從契丹大遼立國起,已經整整間斷了二百年。

而翻看青史,那一統天下的皇朝盛世,無論是大秦還是兩漢隋唐,有一算一,北方的少民從來都是在皇朝最鼎盛的時候匍匐在中原的腳下,安穩如鵪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