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7章 皇帝信他!

桑幹河一戰,大同府最終歸宿塵埃落定。

不提那最後時刻反水的“有功之臣”,也不提耿守忠這等45年8月初裏投降日本的杯具漢奸,橫豎楊志大軍覆滅了西京道金軍主力後,就開啟了席卷模式。

兵鋒所向,無不披靡。早前歸附女真的城池州縣,一一打開了城門,莫敢抵抗。

直到一個消息傳到了大同府,那縮在夾山裏的天祚帝,在得到耶律彥光的殘兵匯合後,兼之烏迪裏、謨葛失等部的出兵襄助,叫其兵勢復雄,膽氣復狀,趁著金軍敗亡,齊軍未至之機,使手下軍馬出夾山、下潼陽嶺,連下天德、東勝、寧邊、雲內等州,順利推進至豐州。

豐州就在後世的呼和浩特以東六七十裏位置,水草豐茂,已出了燕雲十六州原有範圍。可以說,這兒是契丹人在原本的草原處設立的一座城池。但如此作為兀的有狗膽包天之嫌。

楊志當然不怕與遼軍交鋒,天祚帝傳檄天德、雲內、朔、應、蔚等州。就說自己合諸蕃精兵五萬騎,約以收復舊土失地。叫他聽了直哈哈大笑。

屁的精騎五萬,那些北方的遊牧民族,連把鐵刀都配不齊全的騎兵,能有戰鬥力才叫怪。

遼軍奪取了豐州之後,那謨葛失部的上萬兵馬繼續向德州進擊。被楊志遣派折可求引兵五千以擊潰,俘獲千余人,馬匹五百許,擒獲謨葛失部大將阿敵音。

但及時如此,楊志依舊沒敢揮動大軍向西。蓋因為,從德州再向西去,那就不能只靠強大的步兵了。廣袤的大草原上,乃是騎兵的天下。齊軍想要真正的統轄彼處,卻必須要依靠騎兵。

宣贊所部是打這種仗的好手,可是,他們人少啊。

那楊志的大群步甲便是能翻越金河山,拿下豐州,再繼續攻奪雲內,哪又有甚個用?奪取了城池也控制不了廣袤的城外草原。契丹人只需要派出遊騎卡斷彼此間的通訊線路,就能給齊軍增添多少麻煩?

有著契丹人在外頭轉悠著,齊軍也不可能在豐州、雲內建立起鞏固的統治……

如是,很明確的,齊軍下一步要做的就是徹底擊潰天祚帝的殘余力量。可這就需要大批的馬軍。

不是說要全部軍士都清一色的馬軍,但馬步間卻也不能太過失衡。

但這依舊不是陸皇帝一朝一夕就能給青面獸增添來的。

如此,天祚帝殘部就不是楊志短期內可以擺平的了。

把一幹事宜悉數報到陸皇帝這裏時,後者已經打算啟程南下了。

都要進入十一月了,再不走,陸皇帝就要留在燕京過大年,或者是在回去的路上過年了。

至於燕雲未了的戰事,那就是細枝末節了。

楊志對天祚帝,燕京兵馬則要對景州發起進攻。若不是天降大雪,陸皇帝早已經發兵了。但這場大雪下的,叫他將兵勢延後,同時一起被延後的還有錦西走廊攻勢。

大齊的腳步怎可能就停在榆關?便是不將整個北極攬入懷中,也一定是要打滅女真,恢復遼東的。

燕京明年的戰事就主要分兩部分,一是向北收拾景州和遼國中京道,二是向東北攻取錦西走廊,打開進入遼東的通道口。

“陛下,那耶律馬五剛剛歸附,心情未定,貿然以其為燕京之兵馬副使……”聞煥章眉頭皺的深緊,他可沒陸皇帝的天眼,潛意思的便對耶律馬五有種不信任感。

緣由是明擺著的,那早前有消息傳來說天祚帝被俘虜了,如是許多契丹人都消沉了下來。但沒過多久又有消息傳來說,天祚帝沒有被俘。前者是耶律余睹放出的假消息,是為了擊敗耶律彥光。這下燕京大地的契丹人便就有些沉不住氣了。

偏陸皇帝是個‘大度’的,對下面的紛紛擾擾,只做視而不見。

但也正是這種‘放縱’叫更多的契丹人愈發的不安分起來,也讓聞煥章對耶律馬五的信任一路走低。這且不是他一人的想法,契丹人的不安分讓不少陸齊重臣對之的感官都變得不好來。比如那新任燕京留守宋三郎,還有燕京府尹馬植。

照聞煥章的意思來,那耶律馬五與耶律淳父子一般,就該徑直帶回益都去。

“不要一竿子打翻一船人。契丹人裏有那死腦子的,卻也有機靈聰明的。”這言下之意,耶律馬五就是那機靈聰明的。陸皇帝有天眼在身,能看的出那耶律馬五的忠誠,雖然不能與水泊舊人比,但也不低。這真的是聰明人。也無怪乎在正史上能從女真人手裏落得一好下場。

聞煥章眉頭皺的更甚了。也不知道那耶律馬五有何好的,竟然短短時間裏就叫陛下如此信任。那廝且還有個兄長耶律馬哥,始終在天祚帝身邊效力,乃是後者的親信重將。陛下怎就信了他?

聞煥章信不過耶律馬五,宋江也信不過。尤其是耶律馬五手下的上萬兵馬,經過精簡,足足過半被編入了燕京留守司治下,而整個燕京留守司隸屬兵額也不過五萬步騎。如此那耶律馬五就不是個可隨意忽視的角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