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8章 悲喜兩重天

濟南府外,李忠的一處莊子上,之前由他親手整地種下的兩畝瓜田現在長得正好。

作為梁山泊時代的一員頭領,李忠現在混得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想他五六年前的區區一山大王,七八年前闖州撞府的江湖賣藝耍棍賣藥之流,現如今竟已然是齊魯行省的兵馬副總管,再思之他上山前後立下的功勛,陸謙待他端的不薄。

縱然不能與韓伯龍相比,那也不遜於焦挺了。後者論官職尚且不如他高,只是戍衛宮廷,能時常見到陸謙罷了。

素來並無大志向的李忠,對於自己眼下的處境,就已然是夢裏都笑的見牙不見眼了。對陸大王只有一百個一千個一萬個的忠誠,再無其他可言的。

他平日裏到也不是凈天的忙於軍務,齊魯之地,在李忠上頭還有雷橫、黃信兩個,那裏用得著李忠去日日忙活表現?即便現下是老兵退伍新兵入伍的档口,有雷橫坐鎮齊魯守備軍,即便兵馬左副總管黃信被調去南下,李忠兀自有時間來自己喜歡的莊子上歇息幾日。

他出身落魄,流落江湖只靠使槍棒賣藥為生,那時他最大的心願就是能賺上一筆錢財,而後返回老家置買上幾畝田地,娶上一媳婦,生下幾個娃娃,好安生度日。

上了桃花山後這些都被他埋在了心底裏。他深知道一入綠林,身不由己的道理。

自己只一日做了賊,但凡官府不給過了明路,那就一輩子是罪人。故而是今朝有酒今朝醉,只求一個吃喝舒坦,過一天少兩晌罷了。即使被逼無奈的入夥梁山水泊,也是如此心理。那時候恁地能想到能有今日?

現如今他‘功成名就’,光宗耀祖。早兩年就去了濠州定遠,衣錦還鄉。將家中爹娘祖輩的墳墓全都大修一通,在祖宅的原址上蓋起一處青磚烏瓦的小院,這是他爹娘的心願。

而不是李忠沒錢,而是他家祖宅就那半畝地大。

但卻在街坊裏捐贈了一處學堂,專供李氏一族子弟與街坊鄰居家孩童進學之用,一應筆墨盡皆免費。這可是比李忠在定遠城大擺了三天流水席,賺得的一時名聲更多更久遠。

李忠自覺的自己的本事和心勁,這輩子也就到頭了,他也知足了。今後的日子就是辦辦差,而後就是享受生活。

於是他在不少地方置辦起了田產,有的是農莊,有的是莊園,那就是為了一償早年的心願。

一如眼下的小莊子,那一時興起了,還自去扛起鋤頭做起農活來。

如此之生活在有心勁之人的眼中,就如雷橫、孫立之輩看來,那就是在虛度光陰,虛度年華。但人李忠知足常樂,日子過的自愜意。

在莊子上歇息了兩日,緩了緩精神。今年梁山軍大軍縱然出征,可軍中兀自有老兵退伍和新兵入伍事宜。齊魯守備軍內,可是叫他忙活了一陣。人雷橫雖是愛鉆機的,卻從來不大權獨攬。黃信在時,這類庶務多是由他領著李忠處理,只要最後整理出數據總結後,向他遞上一份備報就是。

現在黃信不再了,那就由雷橫領著李忠來做,他也跟人跑上跑下了一陣,待到事情處理了七七八八,這便瞅準了機會來莊上偷懶。

這養足精神,他就想下地去倒騰麥子了。已經是五月了,不僅西瓜輸了,麥子可不也成熟了。

李忠不但自己想要下地,他養在身邊的兩個侄子和親生的一兒一女,也都要下地。哪怕那一兒一女的年齡還不到五歲。

哪怕只是待在地頭呢。

這可是他早年的心願。那時候他沒老婆,更是沒一塊田地。現在李忠是富貴了,但他也不想將自己的兒女養的四體不勤五谷不分。兼之早前之心願,如是便帶著自己的兒女下地幹活了。

只是一突如其來的客人,叫李忠全家一起來下地勞作一日的計劃夭折了。

李忠引著侄子兒女,全都換上農人打扮,剛進到地頭不久,便看到一隨從跑到李富耳邊一陣嘀咕,這李富是李忠在桃花山時候收攏的一心腹親信,後來退伍在他家做了都管。

那李富當即就向李忠稟道,卻是周通來訪。

小霸王周通混的比李忠且還不如,乃在濟州任兵馬使。“他怎生到此?”

不待李富回說,便急忙從麥田裏出來,叫人準備清水清洗。

但已經來不及了。

周通已經被人引著過來了。不多遠就看到幾畝麥地和一旁的瓜田,還有一處西瓜棚子。

棚子裏坐著李忠和他子侄,全都一樣打扮:頭帶鬥笠,脖子上搭一條暗色棉巾,一身的短裝,挽著袖子和褲腿,腳上兀自踩著粗布鞋。

周通沒走近就笑了。他早聽說李忠弄了好幾處莊子,還在莊子上開田耕種,只是沒親眼見到他帶著孩子們下地。

李忠見了周通,也不起身去迎,招手笑道:“兄弟且來,嘗嘗哥哥種的西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