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氣吞天下,橫戰八方

當郭藥師處的消息傳到陸謙手中時,時間已經進到了四月末。

此時陸謙已經從江陵移駕潭州,大軍兵鋒也早殺到了衡陽城,圍城半月光景,卻始終未拿下。衡陽城在湘水西側,蒸水南岸,兩面鄰水。而那蒸水與湘水的交匯處,便是大名鼎鼎的石鼓書院。

創立於中晚唐的石鼓書院,是湖湘文化發源地和荊南第一勝地,即使如今時候,便就是集講學問道、覓石探幽、修養休閑於一體的一大名勝。

但戰爭時候,這兒卻是梁山軍奪取衡陽的必取之地。拿下這裏,至少是在衡陽城的東北角取得了一塊立足之地。

趙桓早就已經離開了衡陽,已經在劉仲武、劉延慶、徐徽言等的擁簇下進入福建,留守衡陽的是種師中,他兄長種師道引萬余西軍防守桂陽、郴州。

後者多是山地,地處五嶺地帶,內多苗瑤之民,情況復雜,地勢艱險,易守難攻。其中桂陽監在如今時代乃是北宋的一重要產銀地,一個桂陽監,為中原唯一的州級礦監,只大規模銀坑便有四處。同時桂陽與衡州的交界處,還有一茭源銀場。再有大小銅坑二百余。李唐中晚期時候,鹽鐵使李巽於平陽復置桂陽監,以兩爐日鑄錢二十萬。而當時李唐歲鑄錢也才十三萬五千緡。桂陽監占其半數。

更要重視的一點,桂陽處所轄三縣外,更有諸峒。

彼處為五嶺地區,為荊南與兩廣之間的道路要沖,襟帶江湘,控引交廣,嶺開越硚通交趾,路轉荊門入九疑。那陸路交通是四通八達,從桂陽監治平陽往東六十五裏至郴州,經大道而北上衡潭直達京師,這也是桂陽監進京和貨物轉運的主要道路。故而種師道引大軍主要屯駐於此。

而經桂陽往南通廣南東路之道主要有兩條,一條經監南九十裏落星江而南下韶州,一條經臨武翻越小桂嶺進入連州,再由水路到達廣州,這條路形成於秦漢,是荊湖南路通往廣南東路的兩條主要大道之一,亦是桂陽監白銀海外貿易主要通道。後世在印尼海域打撈的印坦沉船上所載的原產於桂陽監的5000兩銀錠就是經這條道路流上海外的。

桂陽的西南面經藍山、全州亦有大路可通廣南西路,西北面同樣有道路通永州。

北面經由平陽經常寧而下衡州的要道在眼下時候已經形成,慶歷中桂北為黃捉鬼等亡命之徒盤踞,此路一度中斷,由於此路要經過瑤民聚集區,故時至今日此路都未能成為桂陽監與北部地區交流的主要通道。想要進桂陽,最通暢的道路還是從衡州下到郴州,再轉而向東。

而與陸路交通的四通八達相比,桂陽監的水路是比較落後,雖監內有衡塘水(鐘水)通舟船北流會湘源水而達衡州,但受制於舂陵十八灘的阻滯,運力非常有限,故朱天錫在《桂陽軍創通惠倉省紮》中雲:“照對桂陽為郡,山多田少,重崗復嶺,舟楫不通”。

也是因地處山區,故歷來就是蠻瑤的聚集子弟。蠻瑤叛亂不斷。尤其是臨近之郴州的太平、宜章二鄉和桂陽監臨武烏峒等處,其地鄰連廣南東路之英、邵、連州之境,其間山嶺峻險,其民多兇悍,素為盜賊藏身之所,歲有小歉,則小者百十為眾,大者千數,出山劫掠。

現在梁山軍還沒拿下衡陽城,大小種卻都已經拿著趙桓頒下的聖旨,大小官職不要錢一樣向著苗瑤各部族的首領頒發了下。

那目的只有一個,盡可能的拉攏他們。甚至不惜給他們某種意義上的半獨立待遇。

此時距離陸謙出兵南下,已經有四個多月,就是這小半年的時間裏,中原形勢大變,梁山軍氣吞天下之勢已成,這怕是當初他大軍出動時候,許多人都想不到的。

如今的鐘相、王慶兩軍都被陸謙驅使,已然攻入了荊湖南路西南地區,陸謙坐鎮潭州,大軍直抵衡陽,擺明了就是要奪取此地,繼續向南,一舉打開嶺南通道。

而受梁山軍的刺激,兼之西軍的分裂,及大小種等人的南下,使得摩尼教西側壓力驟緩。是以方臘就也迅速調轉矛頭,兵鋒直指台州。李珙壓力大增。

同時晁蓋也以朱仝、李應為先鋒,分兵兩路,大軍殺入江南西路。這般時候那大半區域已然盡數為梁山軍所據了。

陸謙大軍接二連三的獲勝,簡直勢如破竹,席卷荊湖,縱橫江南,是震驚天下。

摩尼教接連派出使者前來拜見陸謙,那目的之一,便是想要探明陸大王對他們的真正態度。

可以說,梁山軍現如今的事態,叫除他之外的所有勢力都為之膽寒。

那魯智深也以索超、翟興為將,督兵鏖戰寶雞。徐寧則趁機領兵走漢水,進逼漢中。這一系列的變化,叫剛在成都落腳的大藝術家如被踩到了尾巴的貓狗一樣,瘋狂的調動川中的兵力、物力,向關中進援。同時還派出使臣出使大理,向大理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