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7章 命比草賤的百姓

西軍打廬州困難,可對付段寨鎮、青陽鎮、永安鎮,乃至慎縣來,卻是易如反掌。

數百人一起發力,砲車猛的轟鳴,鬥大的砲石在空中化出一道弧形,朝著目標直砸了過去。

只聽“轟”的一聲,石塊準確的落到了城墻上,這一聲巨響直若地動山搖,整個城墻都為之震動,泥沙碎塊飛起一大片。

宋朝時候的城墻極少有石制、砌磚的,廬州城尚且是夯土版築,就勿圇其他地方了。

一塊砲石砸在廬州城城墻之上尚且不會立刻顯露來裂痕,但放在慎縣城墻上,可就有問題了。

“姚相公,裂了,裂開了……”

一名縣衙衙役連滾帶爬的跑來報說。

慎縣縣令姚向臉色頓時變得蒼白,身旁的縣丞、主薄亦個個臉色大變。早就知曉砲車的力量,那麽重的石頭被拋的那麽遠,落下來可想而知力量會有多大。這是砸中了城墻,若是人,怕是會只剩下血泥一片。

但他們只能熬著。

這慎縣縣城中的防務早就有趙立接過了。後者是壽州的兵馬使,麾下七個守備軍營,連同廬州撥調的一部分兵馬,小小的慎縣當中聚集了五千兵力,唯一的目的就是守住城池。

這裏守住慎縣,那邊韓滔守住柘臯鎮,這般來廬州的局面就沒徹底失控。雖然巢縣的丟失叫淮南軍的優勢消減了甚多,可慎縣與柘臯鎮還在手,就讓淮南軍依舊有著翻盤的可能。

“再放!”城外的石砲雖然僅僅兩座,但殺傷力卻恁地驚人。

“轟!轟!”

連續的響聲,砸的城中青石板都為之粉碎,鬥大的砲石陷地愈尺深。

卻是精準度的原因叫宋軍的石砲打失了。

可躲過初一躲不過十五,該來的,還是要來的。過半個時辰後,在又一串震天動地的巨響在,一塊砸在城墻本有的裂縫附近,塵土飛揚同時,原本裂縫迅速增大,碎石呼啦啦的落下。

隨後一陣砲石飛舞,城墻女墻徑直被砸塌,垮塌的碎土墻塊墜落到城外,叫縣城城墻上頓時出現一個不小的豁口來。

城外的西軍見了頓時一齊喝采,聲響震耳欲聾。

姚向心亂如麻,腦袋裏一片空白,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據守城池的趙立卻早就想到了這點。

那城頭女墻根本不是他要固守的,小小的慎縣資源有限,女墻還是聽天由命的好。反而是城頭的敵樓更叫他用心。其辦法卻是從串樓演變而來,樓櫓四周架設虛柵,下面堆高粗糠布袋,樓櫓即使被毀,也能很快修復。

在石砲轟擊的同時,西軍還用上了另一招——填濠法。

“洞子,洞子……”城頭上的守軍驚叫起來。這卻是一種下置車輪,上安巨木,狀如屋形,用生牛皮覆蓋,外面又用鐵皮裹實的攻城器具。士兵在裏面推動車輪前進,每一座洞子向城池迫近,後面都會有數不清的洞子連續跟上,座座節次相續,連接上了三五十余輛,士兵便在裏面不斷傳輸土木、柴薪。靠近了城下濠溝,便用大板薪柴墊底,一層層加高,最後填土,再鋪墊木排,如此便與平地無異。

擁有了這些刀槍不入的洞子,無論城上拋射下的無論是箭、還是石頭、檑木,統統失效,毫無作用。

如果有必要,這些洞子還能跨過城壕,直抵城下,內中士兵就可在其內掘鑿城根。可以說是一種很是犀利的攻城器械。

只是就現在而言,卻是用不著如此。這些洞子只是為了鋪墊城壕。

因為慎縣的城墻太單薄了。不到午時,就聽得“轟”的一聲巨響,一段城墻終承受不住摧殘,轟然而倒,露出一段十數米的缺口出來。

城外宋軍陣中,趙明頓時下令敲響了戰鼓,甚有規律的鼓聲,一下接一下,直敲進人心裏。

大批的選鋒軍士卒潮水一樣移動,向著城墻推進。片刻後,殺聲頓起,大批的西軍,順著城墻上的這道缺口,沖殺進去。

石砲的威脅叫城頭省去了金汁沸水,但是灰瓶與幹柴烈火,卻還是輕而易舉的。

所以說,這守城真的是大有便易的,只要能鎮而不慌,只要方法得力。

趙立在武略院中學習了一段,別的不說,戰演室是進去過好幾回的,那上頭發現來的《守城計要》也翻的滾瓜爛熟。這灰瓶、幹柴烈火都是最簡單而又有效的法子。

可以輕松的對進攻之敵造成傷害和阻攔。

王德一手舉鐵叉,一手持著厚盾,沖鋒在最前,直欲跳上城頭,與敵廝殺一個爽利。卻誰知道灰瓶臨頭不說,大捆的幹柴丟下,一捆捆稻草被點燃推下,眨眼那崩塌的十幾米缺口就被一道火墻給封死。

一支弩矢釘進他舉的重盾上,巨大的力道讓王德腳下一個踉蹌,好懸沒有絆倒在地。他連忙發力穩住了身子!眼光從重盾頂上瞄過,向上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