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8章 陸謙之仁,陸謙之惡

梁山軍整兵備武,南方摩尼教亦秣兵歷馬,隨著禍亂河北的田虎軍沒落,北路西軍終於有了抽身出來的契機,洛陽城中趙皇帝的下一步舉措,將會對今後的中原局勢有著舉足輕重的意義。

可是在此之前,陸謙卻有著更重要的事兒關心。此事關系重大,甚至徑直打亂了他的預謀。

北風呼嘯,滿天無半點星光,夜色之中,卻是冷氣加重。二更將近,陸謙面上已鋪上了雪點。齊王府中燈火通明,陸謙的身側,入雲龍公孫勝與沖和子王文卿二人,侍奉左右。三人就靜看著庭前的積雪慢慢變厚。

更遠的滄州之地,府衙大堂中點了多枝大燭,及時雨宋三郎與禮部侍郎陳觀隔案對坐。仆人們早奉上酒肉菜肴,貢二人對飲守夜。

三更以後,二人冒了風雪,到城門樓上向外探望。這裏依然是漆黑一片,四野沉沉。在暗黑中雪花像利箭也似,隨了急風,向人身上撲來。這不看到周圍一些村莊田園,更也就不看到一點活動的人影。只有一處處粥場中還亮著火光。“苦也,苦也。”連日苦寒,那黃河、界河怕就要封凍,一旦河北、幽雲的難民經過黃河湧來,則滄州大不好也。

這場大風雪足足下了兩日,雪後天晴,萬裏無雲,一輪紅日,早由東天升起。積雪上面,被日光射著,銀光奪目,寒氣凝空,又是一番景象。

但晴空僅僅一日,天又變幻了顏色,先是陰沉,到了午後便又下起了小雨,下到夜裏就變成了小雪,北風吹了一夜,天氣變得寒冷。

早上時分,陸謙起身,看這外頭飄飛的雪花,“公孫勝、王文卿……”口中念叨著如此兩個名字,氣候預測的這般準確,他麽,怎就不變成氣象衛星去呢?

第一次他對那二人心中生出了抱怨。

“大王……”身後一個和婉的聲音響起,一件披風蓋到陸謙肩上。方金芝踩著碎步走來,她這名字半分沒有起錯,打出生之日起,真是被方臘當做金枝玉葉來養兒。擡頭看著外頭一地的雪白,心中也是復雜的很。

這梁山軍實力雄厚,前糧兵甲充足,又有數不盡的能臣名將襄助,怎麽看都要比她父親更有席卷天下的可能。但偏偏趕上了這一遭來。

河北、幽燕大難,夏秋時候都生出無數的難民,那到了冬季,萬物凋零時候,那流民便就是更多了。就是中原京畿路都有不少百姓湧入了濟州、濟南。

且隨著天氣日益變寒,人數是越來越大。尤其是近來大雪紛紛,簡直是不給人活路。這叫很多人都想起當年事,梁山軍仁義無雙救助了十余萬難民,那時候陸謙仁義之名一度是甚囂塵上,只是被趙宋壓制,又有士林出來為宋室背書,於是很快就被風吹雨打去。但如今卻是另一副模樣,河北京畿的宋室官府恨不得能把治下難民全都送入齊魯。這難民的數額,可不會是只區區十幾二十萬,最終估算的數額乃是一個天大的數字。

這對梁山軍來說也就意味著是一個天大的負擔。“大王,天降大雪,百姓苦寒,妾身與姐妹們亦覺民生多艱,心生憐意,遂籌了些錢糧布帛,就是不知是否當轉交戶部?”

陸謙的早餐很簡單,一碗米粥,兩塊鍋餅,再加二斤白切肉。方金芝看了也不奇怪,她那堂兄弟中武藝有成者,哪個此番不是整雞整鴨?窮文富武可不是說笑。

“哦?這個很好。”陸謙並不意外,整個齊王府的一舉一動,哪裏有瞞得過他的?“你們生有憐憫之心,乃是大善。轉入戶部即可。”幾個人湊了千八百貫錢財,毛毛雨。但好歹是她們心意。

方金芝心事了了,當下再無話。

陸謙用過飯食,就大步去了前庭。文華殿中暖烘烘的,卻不是火盆,而是有專門的火墻,地面上亦也有渠道通暖。此卻不是取自女真的火炕之法。

梁山軍與女真人頗有交往,陸謙對女真的社會、制度、階層、習俗等等,皆密切關中。這火炕便是他看到了女真習俗中的一段描述,才猛地想到。畢竟他前世也非東北那疙瘩的,自身可沒睡過大炕。早前還真沒想到火炕這一後世中國偏北方地區的過冬神器。

女真人起於東北,彼處冬季漫長,幹燥寒冷,便就催生出了火炕的雛形。女真其俗愛依山谷而居,聯木為柵,屋高數尺,無瓦覆以木板,或以樺皮,或以草覆之。墻垣籬壁,率皆以木,門皆東向。環屋為土床,熾火其下與寢食起居其上,謂之炕,以取其暖。

陸謙就叫陶宗旺依照此法制炕,加以規整,用以各地軍營衙門之中。期初還無人以為然,待到天寒地凍,其中之妙叫人難舍難離。

而宮殿之中,火地取暖的技術卻是早千年就已經有了。先用磚石砌好循環的煙道,再用燒火所產生的熱氣來烘暖地面,如此熱氣由下向上徐徐上升,產生熱循環,使室內溫度上升,以達禦寒之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