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方臘之謀

王定六的這表兄弟姓鐘名震,這名字比王定六可高大上多了。蓋因為鐘家早年還是鄉間富戶,鐘老爹是要讓兒子讀書進學的,這姓名自然不能過於接地氣。只是天不假年,鐘老爹年只三旬就一病嗚呼了。鐘家由此家道中落,鐘震十五歲就在金陵城碼頭打混。

王定六上的山後,被許以重任,那自然是要‘提攜’自家人的。而想來想去,親戚當中也只有鐘震最適合不過。後者被王定六招到濟州後,明白了因果,也果然樂意上山入夥。現在王定六麾下做一探聽消息的小頭目。

如今帶上兩名王定六親隨,重返金陵,邀請安道全再度上山坐診,對他來說自然是輕車熟路。

而對於安道全的大名,鐘震更是老早就如雷貫耳。雖然在安道全妻子病逝的時候,他也隨著金陵城那一夜之間湧出來的詆毀熱潮,嘲弄了安道全兩句:自己婆娘都患病而逝,虧得他有臉說自己是神醫。

但是鐘震很清楚,那時候的自己對比安道全,就仿佛大象腳下的一只螞蟻,一百個合在一起,也不夠人家一腳踩的。

就是在接到如此任務之前,鐘震也半點沒有將自己與安道全聯系在一起。

也就是接到了這趟任務後,他方恍然大悟,自己與安道全這昔日裏高高在上的人物,彼此距離在不知不覺中已經拉近了那麽多了。

是的。作為梁山泊的小頭目,他的地位比之安道全這位梁山泊“客卿”來,的確是有不如。

如果安道全能上山,在鐘震眼中,就是他的大靠山王定六的地位也必然不如他。可現下安道全不是沒上山麽,那麽彼此的地位就相差無幾,而自己作為諜報司下屬的小頭目是差王定六一等的,這豈不是說自己就差安道全一等了?

從遙不可及,變成現下的能夠望其項背,如此一個發現叫鐘震心中是好不快活。

如此他正開心時候,聽到了這安道全與人“開膛剖腹”,而且還成功的叫人母子均安的消息,那一瞬間,安道全的形象就全然不同了。很自然的,他的地位與安道全也再度拉遠了。

三國故事在北宋瓦市中可是很流通的,華佗這人物,鐘震是半點不陌生。但他清楚,如華佗那般的神醫,天下間已經幾百年沒有過了,華神醫的醫術已經失傳了。

那麽現在安道全是怎麽樣的?這不是華佗在世麽?如此人物,就是上了梁山也是首屈一指的啊。王定六與之的差距都在迅速的拉達中。

只是在鐘震渡過長江,剛進入金陵城的時候,才忽的又聽到另一個消息,安神醫被官府緝拿中,他人跑了。

中國文化是博大精深的。寥寥幾個字就能闡述出豐富的哲理,比如那樂極生悲,比如這安道全。

他在成功的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例‘手術’後,聲名巨噪,如同坐上了直上青雲的火箭,迅速的將金陵城內一幹同行,無論是杏林名醫,還是初出茅廬的毛頭小子,全部甩的看不到尾巴。真正的走上了人生巔峰。而後他就被一摔谷地了。

原來是有人狀告安道全偷竊屍首,褻瀆亡靈。簡單的來說,那就是有人告安道全偷了他家剛剛下葬的血親屍首,玩解刨,搞研究。如此傳聞還未經證實,就叫鐘震第一時間裏對安道全的敬意大減,可想而知這影響有多麽惡劣了。

當然,這還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安道全人跑了,那他可怎麽將之請去梁山啊?

要死啊,恁的敗運。

鐘震就想一頭撞死在金陵城下。這趟差事本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現在可好了,完了。

可他並沒有就此返回梁山,而只是叫自己的隨從之一,以最快速度返回濟州城,去回報王定六。他自己和另一隨從,則留在建康府,期望著奇跡能夠出現。

當天夜晚,鐘震在建康府一家換做平安客棧裏住下。本來照他的打算,他是要趁機去金陵城內最最知名的如意樓裏痛痛快快的耍一下的。先前他口袋空空,自然無福去消受;可現在不同了,於梁山泊當職這些日子裏,他錢財存下的稱不上多,可也有數十貫之多。如意樓這等昔日裏不敢窺視的所在,好歹能進去痛快的耍一耍。

但是現在,鐘震卻是半點玩耍的興趣都沒有了。

作為王定六的表兄弟,他還是知道一些尋常小頭目所不知道的事情的。比如說此次來相請安道全為的是誰?那人雖然是一介被俘之將,卻極得大頭領的青睞。鐘震只要一想到此,就禁不住滿胸的郁悶。這一遭兒,自己辦砸事兒是小,怕是真要誤了大頭領的大事了。亦是要耽擱自己兄弟的前程了。

就在鐘震百無聊賴的躺在床榻上,翻來覆去,卻怎的也無法入睡時候。

數百裏之外的江南某地。

一處不起眼的地主小院,前後左右卻潛伏了不知多少個江湖好手,只因為這裏是摩尼教的一處秘密據點。今日摩尼教的無數大佬全都匯聚此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