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1章 為往聖繼絕學的安神醫

花開兩朵各表一枝。且不去說青州道梁山,就把目光投向江南第一名郡——金陵。

轟天雷淩振‘上’了梁山後,自然得到了更好條件的救治,但其傷口炎症卻並沒有半點消褪。梁山泊如此能想到的就只有再去金陵城請安道全二次上山。

這回卻是不用阮小二親自跑去一趟了,由諜報司一名探員——乃王定六的表兄弟,前去金陵走上一遭。

這還沒過大江呢,他就從沿途上船的行人口中聽到了一件稀罕事——正是關乎安道全的。

神醫安道全,開膛破肚取嬰孩。真真是叫聽著驚心,聞後嘆服啊。

卻是那安道全自梁山泊回返金陵之後,依舊是患者如雲。但他醫治來者,藥到病除之余,卻是心中甚不樂意。原來是他去了一趟梁山泊亦大開眼界也。

那梁山泊裏的那些大夫較之他來自是大有不如,否則梁山好漢亦不會千裏迢迢的來請他醫治。是以,那安道全被請到梁山時候,那是帶著一種濃濃的優越感的。然後到了梁山之上,赤發鬼劉唐雖然經他妙手回春,但安道全卻也被梁山軍醫唬了一跳。

——那羊腸線縫合傷口一事,甚是巧妙。是其萬萬所想不到的。

待聽到此事為陸謙之法,還特意向陸謙請教一二。但陸謙那裏知道甚醫理,只說是自己憑空臆想而來的。見安道全全然不相信,為了免叫他刨根問底,追究不休,轉口就將手術講了出來,還扯上了華佗。

華老爺子給曹操做開顱手術這一說,在如今這時代可已經破有傳聞。雖然後世很多人都質疑這件事,但羅大在寫《三國演義》的時候,距離後世西醫成熟期長達五六百年之遙,誰也不能用一個‘前瞻’或‘腦洞大’就來給羅大下結論不是?

事實是,中國自古以來就有一‘外科’的心。比如《列子》言扁鵲之治魯公扈、趙齊嬰,飲以毒酒,兩人迷死,乃剖胸探心,互為易置,投以神藥,既悟如初矣。《抱樸子》言張仲景嘗探胸而納赤餅。《後漢書》更言華佗精於方藥,病結在內,針藥所不及者先與以酒服麻沸散,既醉無所覺,因刳破腹背,抽割積聚,若在腸胃,則斷截湔洗,除去疾穢,既而縫合,傅以神膏,四五日瘡愈,一月之中平復矣。再或者《抱樸子》言之徐子才剖跟而得蛤等等,如此之類,指不勝屈。

雖然這些傳聞並不可全信,但華佗在杏林醫家的地位是無須言表的,就是以後世人看來,那描述也與闌尾炎手術頗有神似。

安道全別看是大夫,卻也是半個讀書人。在宋朝,不為良相即為良醫,書生半路出家成為名醫的,可是舉不勝舉。陸謙只把話音向華佗和古文記載上一扯,安道全自己就腦補了無數。

這種羊腸線縫合手術,一定程度上甚至是補全了古文記載的缺漏。安道全可是神醫,深明藥理醫術,那開膛破肚之後如何愈合,可不是一單單‘神膏’就能解釋的了得。可是有了這縫合手術做鋪墊,且效果是實打實的,古文中的那些記載在他看來卻瞬間變得可行了。

那梁山軍受傷將士的縫合手術,效果真是很好地麽。甚至他還主動幫梁山醫護司改進了藥方。

以曼陀羅花,用川烏、草烏、白芷等草藥混合,制成類似麻費散的麻醉藥劑,效果更好;用金盞花、松果菊、山金車花和混合皮硝渣汁、烘陪、結晶所得的藥粉,更便於傷口消炎去風。

同時他也從醫護司學到了一些知識,比如說蒸餾後的烈酒,以其清洗傷口,可使之更易愈合,且不會炎腫發膿;做縫合手術之時,所處環境幹凈整潔時,所用器物、經手人亦幹凈整潔時,患者傷口也更易愈合,而不是潰爛潰膿。

醫護司也說不清楚這是為什麽。樊瑞在安道全面前就是個弟子輩的,他的認知就是——如此可少風邪。

陸謙也沒告訴他們什麽是細菌,樊瑞說是少風邪少邪,那就是如此了。有個解釋就可,沒解釋也可以。反正梁山泊自發現之後便始終是這麽用的。

作為一名名醫,安道全的追求有很多,但最大的追求是什麽呢?莫過於如華佗、張仲景、孫思邈那般,名留青史,萬古流芳。

北宋正史中有一名叫張載的大儒,其有一句名言,逼格十分之高,那就是: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作為醫家先賢,華佗麻沸散與青囊書早已經失傳,便是殘篇也不曾留下。這就讓安道全不由自主的想到了‘為往聖繼絕學’。如此一來,日後醫家之中的地位,也當有他安某人的一席之地也。

何況陸謙還給他出了個餿主意,叫他與仵作結合,如此能更清晰了解人體內部器官構造。

安道全整個人的心魄就全被這件事給釣住了,還真做了此等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