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四章 對比(上)(第2/2頁)

但此時樹上的一名墨家的斥候軍官卻不想就這麽撤走,他不知道這三裏之內的規矩,所以也就想不到遵守。

從樹上跳下,他們這個小隊一共十二個人,對面的騎兵也只出來了十來個。

墨家斥候這邊帶隊的軍官是標準的富裕農夫出身,和之前墨家步兵主力兵員的那些苦大仇深的不太一樣,騎兵和斥候主要也都是這樣出身的人居多。

像他這個年紀的斥候或者輕騎,經歷也都差不多。

父輩們在墨家崛起於泗上的時候流過血,等他們出生後不久便都有了姓,然後按部就班地進入村社或者鄉裏的學堂上學接受教育。

家裏大約在他們剛上學的時候就償還完了耕牛和鐵器的錢,父輩們的服役期限也都到了,在家務農。

家裏和幾個家庭組成了合作社,平均下來一家百余畝地,幾個共養幾匹馬,馬耕種的速度更快,而且他們這裏少種水稻所以多用重馬犁。

他們這一輩可能從小就有完善的基層組織和教育體系,十二三歲的時候正趕上轟轟烈烈的打虎獵鼉運動,那時候就接觸過火槍。

知道地球是圓的並認為這是天經地義而不是去質疑;相信人與人就該平等也認為這是天經地義而不想著去質疑。

十四五歲的時候沒有考上數量稀少的中學的就要做好服役的準備了,這期間農閑時候還會組織訓練,村社裏谷場上雄性激素開始促使這些剛長毛的孩子摔跤鬥勇,以獲取女孩子的芳心。

十七八歲開始服役,或是進入騎兵或是去當步兵,做得好了可以選擇延期服役將當兵看做一種職業,或者提拔為基層軍官。

馬耕在泗上淮北的普及,使得他們很小就接觸過騎馬,地廣人稀土地又多,加上中山國和高柳以北的馬匹貿易、泗上的馬種改良術的發展,使得淮北泗上這個可謂是黃河以北最適合養馬的地方的馬匹數量極多。

此時做農民是個讓很多城邑雇工羨慕的職業,工商業的大發展和作坊手工業雇工制的發展,必然伴隨著大量的小農破產。

無非就是泗上為了保證兵員泗上不破產,卻讓宋、齊等地的人破產流亡到這而已,若將天下看做整體,總歸是要有人破產的;紛爭混亂的邦國之別是讓泗上看似富庶宛若天堂的緣由之一,其實也就是一種變種的殖民擴張和經濟掠奪。

如今掠奪的夠了,完成了技術積累和資本積累,自然要讓天下歸一了。

這一批享受了這種富裕和相對別處宛如天堂生活的新生代年輕人,便要為他們曾享受的一切流血。

用血來償還天下概念下他們欠宋、齊、楚、越、韓等底層受的貴族和殖民雙重剝削之苦中的經濟殖民剝削的債。

這是大多數如今二十歲左右的輕騎斥候們的經歷,所差無多,相差無幾。

從樹上跳下來的這名年輕軍官的父親是鄉裏有名的獵鼉英雄,打過老虎殺過鱷魚,家裏有獎狀有獎章。

服役時便做了騎兵,不久之後成為超齡服役的職業兵,成為了師裏的斥候偵騎的基層軍官。

如今大軍已經在二十裏外,他們先期抵達偵察一下敵軍的情況。

眼看著對面的齊人派出了騎兵想要驅趕他們,這年輕軍官便和同袍們道:“幹一下吧,我看齊軍很松懈,幹完他們,跟我沖到營地去搶幾面旗幟如何?多了不敢說,我看一個三等功不成問題。”

他發現齊國的營地很松懈,如果擊潰了想要驅趕他們的騎兵,靠近之後奪取旗幟不成問題,先震懾一下齊軍奪其士氣。

軍功不只是榮譽,更是經濟利益。固然軍功不分土地,但是卻分一些公營的股份、關乎到退役之後的補貼。

泗上的職業兵是靠利天下的大義和真金白銀堆出來的,所以富庶如泗上,也只能養大約一萬五千名職業兵和職業的基層軍官,再多了實在是養不起。

這十幾名偵騎都是年輕人,心思活躍,一腔熱血,聞言商量了一下,都覺得可行。

於是抽簽選出來兩個人將偵察的情況回報,剩余的人便迅速展開了一個常用的小隊陣型,六個人在正面沖擊,剩余四個繞到側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