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二章 借勢反用(第2/3頁)

需要沉默而無情地看著一伍的夥伴的腦袋被鉛彈打中,然後還要沉默而無情地擦掉濺在臉上的血,側耳聽聽鼓點到底是該邁左腳還是邁右腳。

故而這個時代,除了有信仰加成和有理念理想的部隊外,最好的兵員反而是閉塞分封村社之下一輩子只知道三十裏內天下的農奴,只有這樣的士兵才可能在沒有理念和信仰的情況下忍受這種沉默和無情。

每一步靠近,都是在賭命。

每一步靠近,都需要指揮官在心裏默默計算對方的裝填速度,以最近的距離,在對方尚未裝填完的最後一刻射擊,那是最完美的。

而這種完美,除了要人命填完那幾十步外,沒有捷徑。

師代表默默地計算著步數和距離,前面不斷響起趙軍火繩槍那特別沉悶的聲音,終於近到大約三十步的時候,他猛然抽出腰間的配劍,喊道:“立定,輪射!”

正在推進的連隊終於等到了射擊的命令,伴隨著鼓點迅速停下了腳步,前排司馬長的喊聲此起彼伏,前兩排的士兵舉起了火槍射擊,隨後蹲下,將空間讓給後面的士兵。

四聲排槍後,鼓點再次變化,沖鋒的號角聲傳來,起身列陣的步兵發動了密集的沖鋒。

……

次日上午,幾名僥幸逃脫的趙人貴族講述著昨天發生的一切。

那一次沖鋒直接瓦解了士氣已經低落到極點的趙軍,三千趙軍被殺八百,多數被俘,全軍覆沒。

韓軍主將段端看著這幾名驚慌失措的趙人貴族,暗暗松了口氣。

這三千趙軍雖然沒了,但卻保住了自己的主力,自己猜想的沒錯,墨家果然是想誘使他冒進從而圍殲。

很顯然,和趙軍接戰的必然是墨家主力的前鋒,他們的任務是偷襲陽夏,然後截斷他退往陽夏的路。

幸於自己先假意冒進隨後便折回,否則若是再往前走幾十裏,定是要被圍。

這些趙人也非是無能之輩,多有功勛而敢戰,即便這樣,仍舊被不到三千人的墨家前鋒殲滅,可見墨家的野戰之威一如從前。

若是自己被圍,定是無幸。

他寬慰了那些趙人幾句,立刻引大軍入陽夏,利用楚人之前修築的堡壘,部署守禦,同時派人匯報聯軍的中軍主力,就說自己遇到了墨家泗上留守軍團的主力。

消息傳到聯軍中軍後,諸侯和重臣們大喜過望,這真是天賜良機。

墨家在泗上的部隊不多,若是都在陽夏附近,那麽商丘必然空虛。

如此一來,之前的一些情況也就說得通了。

承匡等地墨家的少量部隊還在死守,這明顯就是在拖延聯軍主力圍攻商丘的時間,從而為泗上留守的軍團殲滅聯軍右路創造時間差。

幸好段端知兵,沒有冒進,若不然可真的要出大事。

墨家的野戰能力依舊不可小覷,即便留守的可能非是主力精銳,但能夠在野戰中只用一下午時間突破趙人的車營,足見可怕。

若是右路段端的韓軍冒進到苦縣,與主力相距二百裏,那麽墨家便有足夠的空間圍而殲之。

一旦右路被殲,那麽右路從苦縣到泓水、再到陽夏、大梁都將出現巨大的漏洞。

若到時候墨家遣一軍偷襲大梁,焚燒糧草,只怕大軍就要被困在商丘城下。

諸侯們越想越是合理,究其根源,是因為他們根本沒想到適的胃口太大,是準備直接吃掉天子之師諸侯聯軍的主力六萬余人,而不是區區右翼的三萬。

在諸侯算來,如果墨家大軍在外,那麽在泗上最多也就有拼湊起來的三四萬軍隊。

墨家的軍隊確實能打,征兵和訓練的軍制也與眾不同,但如今的戰場就算是孫、伍復生,怕是也很難做到以一敵二。

所以這一切就都很合理,因為墨家不可能圍殲中軍主力,所以墨家大規模在陽夏等地集結的原因只有一個,那就是吃掉可以被吃掉的右路韓軍,從而迫使諸侯退兵。

墨家的主力很顯然不是要打一個臨淄,而是要攻下臨淄後以膠東之糧平定齊地,下臨淄經平陰,從而徹底破襲諸侯國的側翼。

若是在泗上不能迫使墨家主力退兵,反倒是被泗上留守的部隊逼退,那麽各個諸侯國也就岌岌可危。

墨家已有南陽、魯山、淮西、泗水,已然是做到了可以各個方向進攻而使諸侯首尾不能相顧,若是再得平陰威脅巨野、衛等,韓魏到時候就要面臨三個方向的壓迫。

按照諸侯所想應是這樣,所以段端的消息讓他們興奮莫名,這是一個驚動天下迫使墨家主力回來的絕佳機會。

諸侯不指望能夠攻入彭城,只是需要迫使墨家回援,所以若是能夠攻下商丘,便有可能。

攻擊之前,可以秋毫無犯,防止城中抵抗激烈。一旦攻下,若是墨家主力還不回援,則盡屠之,逼著墨家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