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化被動為主動(下)(第2/2頁)

最多再有一年的時間,墨家就能再拉出一個淮西兵為主的野戰軍團。

完善的對城邑基層的控制、合理的訓練體系,即便這批淮西兵不如泗上最精銳的幾個師,但是列陣野戰不成問題。

到時候墨家的力量就占據了優勢,諸侯的主動進攻的戰略也就自然流產。

這一年的時間,就得靠各種手段爭取。

看似墨家這一次沒有伐謀伐交,實則還是在伐謀。

如今七月,如果能夠殲滅掉齊國在諸城的那支軍隊,在九月之前必能攻占整個膠東。

糧食補給、民眾分田,短時間內不能夠得到足夠的兵員支持,但卻足以獲得民夫支持。

十月份威脅臨淄,齊國大軍也就會從西線調回。

假使齊國主動反擊攻入膠東,墨家且戰且退,齊國大軍必不敢貿然輕進,至少要折騰到來年。

膠州灣、萊這兩處要塞,就足夠齊國啃一陣。

主力撤回到莒城,依托沂蒙山,齊國也沒能力主動進攻,這就會僵持。

在宋地的泗上野戰軍團始終保持著對濟水、鄭地的威脅,依靠漫長邊境的優勢主動攻打,又會使得韓國將兵力集結在東線。

這樣一折騰,至少到明年六月之前,諸侯沒有機會聯合在一起出兵,或者說至少沒機會按照最優策略出兵,只能被動防守或者貿然出擊。

經此番一折騰,諸侯能夠聯合出兵的時間,也要至少被拖延到明年冬季……甚至可能更長。

經此一戰,齊國不攻下膠州灣的要塞之前,絕不敢將主力西調。而膠州灣要塞背靠大海,鐵炮充足,糧食補給在沒有補給的情況下支撐半年不成問題,齊國現在的攻城能力尚可,但攻膠州灣這種背靠大海的要塞堡壘,沒有半年攻不下。

至少可以再爭取一年半的時間。

一年半後,淮西可以再拉出三萬人的野戰部隊;南陽可以再拉兩萬;江漢三萬,加之淮河江漢等地已經徹底穩定下來,諸侯再會盟也就沒有意義了。

最壞的情況,也就最多是齊侯放棄臨淄,堅決不調兵回膠東,而是選擇拼死一搏,就和韓、衛、魏等國攻入宋地,那也不過是之前防守反擊策略的局面,不能更壞了。

然而這種情況對齊國而言也有很大的困難。

主要是膠東地區是很多新軍功貴族軒轅一族的封地,常備軍中也大多數是征召的膠東地區的麻木農夫,而非跳脫的臨淄的市民階層,齊侯就算想不管膠東,下面的基層軍官和軍功新貴不可能不管……他們不會放任自己的封地被墨家分掉、灌輸那些反抗的精神給封地上的農夫。

諸城一戰,至關重要。

看似黑雲壓城城欲摧的諸侯反墨之戰,卻要在一場可能雙方只有兩三萬人的邊角戰場上決定今後的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