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齊心(第2/2頁)

如果上下兩路都攻的順利,那麽齊軍會在上路攻下單父、下路攻破譙城的時候,進軍商丘。

各國拿出所有的力量,用一年的時間穩紮穩打,如果一年內能夠穩固陶邑、單父、商丘、譙城一線,那麽就可以征召全部力量,圍攻彭城,一舉消滅掉墨家在泗上的根基。

到時候墨家是逃竄到江漢也好、渡江到吳越也罷,至少幾十年內就算是安穩了。

當然,也就無法威脅到齊國了,而且各國可以在屠戮掉那些墨化的基層和民眾之後,使得齊國可以利用地利獨占泗上。

如果上下兩路的進攻都不順利,或者有一路貪功冒進、或是被墨家抓住機會殲滅,那麽三路大軍立刻回撤,防守大梁、成陽一線,齊軍主力回臨淄,與墨家長久對峙,盡可能媾和恢復原狀。

如果極不順利,主力被殲,那麽各國就聽天由命,收拾收拾細軟財富,是主動放棄封地權利也好、還是和墨家談判主動流放到海外也罷,提早準備,免得到時候沒辦法。

齊國的意見,立刻招致了韓、秦、趙等國的反對。

秦韓問齊國,緣何不是秦韓集結於大梁,而齊軍攻下路呢?

下路攻陽夏、相城、符離塞,這一路都是在墨家的內線,而且很容易被切斷後勤,沿途更是道路通暢很容易被墨家包圍,這是一條絕路,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一條路。

衛國和趙國又問齊國,上路的話,墨家經營了三十年,到處都是要塞、堡壘、新式城防,齊國卻讓衛趙為主力的聯軍啃那裏,就墨家的守城能力和火藥炸藥的使用情況,恐怕不要說單父,攻下陶邑就要損失數萬。

齊人聞言,冷笑道:“主力皆集於東線,共十余萬,可號三十萬,尚且畏戰不敢。按你們韓人秦人的計劃,卻讓齊人為主力單攻泗上,你們可曾真的將齊人當做盟友?”

“衛趙既認為,攻菏水陶邑沿途的重鎮損失慘重,齊人難道就能攻下嗎?韓秦既認為勞師遠征很容易被善於包抄圍殲的墨家抓住機會,齊人難道就不怕嗎?”

“墨家勢大,各國唯有徹底鏟除墨家,使之遠遁,方有可能。你們既不願,無非諸國皆亡,齊又何懼?”

齊人認為韓秦的計劃就是在坑齊國,而齊國的計劃,本質上其實是真的對諸侯都好。

如果真的要是攻下了彭城,墨家南遷,那麽諸侯就可以安穩一段時間,休養生息以為再戰。

雖然這個計劃也很難——三路大軍需要整齊一致,而且一次都不能敗,還要有野戰擊破墨家主力的能力,還得不能貪功冒進、不能故意滯後、不能友軍有難不動如山、不能各懷心思……

條件雖多,但至少,還有希望。

可要是按照韓秦的辦法去打,那就是等同於東線讓墨家猛揍,用整個齊國當祭品,換來韓秦占據南陽兵臨江漢。

齊國沒有什麽國際主義精神,所以不可能用自己當祭品去完成韓秦的宏圖大業。

韓秦則認為按照齊國這麽打,韓秦勞師遠征,然後毛都沒有得到,總不能在泗上割出幾塊飛地作為封邑賞賜給貴族吧?那對韓秦兩國的君權根本沒有意義。

再說了,照著齊國這麽打,縱然南陽的駐楚軍團不趁機北進,一旦再給墨家兩年時間,等到整合了江漢和南陽……縱然彭城泗上沒了,可墨家占據了楚地南陽江漢,那麽墨家的壓力就全都壓在了秦、韓的身上。

況且韓、趙、秦心裏都明白,這一戰最好的結果,最多也就是復原南陽江漢,把墨家趕回東方。

什麽攻破彭城、屠戮泗上之類的事,那就是幻想。

然而韓趙秦明白,齊國自然也明白。

你們都知道攻下彭城是幻想,卻讓我齊國在東線吸引墨家的主力,你們卻在西線攻城略地搶奪人口土地,齊國這算是什麽?耗費人力財力、冒著滅國絕祀的風險、冒著臨淄革命暴動的可能,為韓秦兩國的擴張添磚加瓦?

既是如此,沒有誠意,那麽大家還談什麽?

想讓我齊國出兵做掩護,不是不行,但要拿出誠意來。成陽、廩丘皆割給齊國;衛國改齊為宗主國、魏韓的勢力退出衛國、割讓桂陵等衛國以西的城邑給齊。

而且齊國不會對墨家宣戰,只是以不戰而對墨家造成威脅,使墨家不敢輕易攻韓防止被齊國抄後。

齊國只能做到這樣了,剩余的,不可能做太多。讓齊國在東線和墨家打生打死,韓秦卻在南陽占地,想都不要想。既是要死,那就拖著大家一起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