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月夜破上蔡(中)(第2/3頁)

旅帥道:“巨子命我們旅佯攻上蔡,依我看,這倒是個立功的機會。”

“如今立功極難,一旦開戰,往往便是數萬人的會戰,要聽從號令,不可輕動……”

他這麽一說,那些軍官們都紛紛點頭。

這一次是佯攻上蔡,能攻下自然最好,攻不下也算是完成了佯攻的任務。

戰爭一開,最開心的其實就是這些旅級軍官們,因為他們是最尷尬的一批軍官。

師長那一級的軍官,都是已經上過了高等的指揮學校,泗上正規的師就那麽幾個,假以時日都可以進入到軍中高層。

正旅以下的連長們,他們一般都是軍校畢業的年輕人,向上升的話只要努力,便有機會。

唯獨旅帥一級的軍官們,已經到了這個位置,再往上上就極難。

需要立下功勛才能夠有機會進入高等的軍官學校培訓成為師長級別的軍官,當了十余年的老旅帥很多,墨家雖說尚賢,可若都賢,那就得論資排輩。

因為旅一級的軍官們是最難拿到功勛的那個層級。

泗上軍中旅一級的軍官們暗地裏流傳著一些說法,說是運氣最好的旅帥去南海、運氣稍差的去高柳,運氣最差的在泗上,大概就是這麽回事。

南海那裏主要是鎮壓當地舊部族的反抗,曾經出現過八百人滅一國的情況,很容易立功。

高柳那邊時不時也和北方的林胡婁煩作戰,那些戰鬥都是小規模的,旅帥可以親自指揮,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一些軍內的報紙上動輒有雲中的某旅帥帶著五百騎兵突襲某個劫掠成性的部落降服萬人的故事。

而泗上這邊,這些年就沒怎麽打過仗,想要立功實在是難。

七八年前隱陽一戰,派出的是騎兵不提;六指攻打廩丘,更是基本沒有什麽戰鬥,而是簡直無趣到極點的挖坑、開炮、進城。

再之前的幾場大戰,要麽是會戰之中聽從命令共同進退,就算主觀能動性也不過是師長級別才有資格有的,這時候的戰爭要靠陣型,實在是難有表現自我的機會。

連長們戰場中努力表現,亦或是平時訓練的時候極為刻苦練兵嚴格,那就可以進入軍校學習,之後磨礪一陣做個副旅帥、參謀之類的軍官,一旦大規模征召動員就可以提為旅帥。

旅帥們卻需要熬過漫長的歲月,和老一輩的旅帥們爭、和新一代的年輕人搶,正規的師就那麽幾個,二十年前初創之時戰功卓越之輩多矣,實在是難以擠進師長這個門檻。

就像是很多旅帥一級的軍官常常感嘆自己晚生了二十年一樣,齊越之戰的時候,做旅代表的六指就可以發揮主觀能動性縱隊行軍橫隊展開,那是因為那時候戰爭的規模很小,泗上義師就那麽幾個人。

到現在,旅一級的軍官在會戰中,只能聽從命令:師長讓你留在原地做預備隊,就要留著;師長讓你穿越陣前,你就要冒著鉛彈羽箭穿越……而一旦輕舉妄動,往往又會帶來連鎖反應,這是不被允許的。

用適的話講,二十年前義師初創,靠的是主觀能動性,因為那時候義師很脆弱,必須要超水平發揮。

二十年後,任何一個諸侯都沒有能力在一對一的情況下戰勝解懸軍,這時候需要的是聽從命令,不犯錯就是勝利,拼的不是靈機一動的智慧,拼的是後勤、補給、民心、糧食、工商業基礎……

此時這個旅帥的話,正是旅內軍官們的心聲,都覺得這一次巨子讓他們這個旅佯攻上蔡,簡直是天賜的大功。

因為很少有這種旅級別的單獨行動了,戰爭規模日益擴大,一場野戰會戰決勝一國勝負的情況已經成為常態。

而作為被戲稱為“軍中下等人”的步卒,論及攻城先登不如先登營擲彈兵、論及突襲側翼不如騎兵、論優越和安逸不如炮兵、論重視不如那些戰鬥工兵……很多時候他們的任務就是聽著傳令兵的口令和鼓點,用最機械的步伐在戰場上行軍、開槍、裝填、沖鋒。

幾個有榮譽稱號的旅,不是情況很特殊,就是在南海或者雲中高柳得到的,著實太難。

如今單獨的步卒旅一級的行動已經很少了,最多也就是那些專門的要塞城邑守備旅,可那些人又不是野戰軍團。

旅帥見眾人都不反駁,便道:“如今來看,上蔡並不知道巨子親帥大軍南下,更不知道我們已經潛藏在上蔡附近。上蔡內又有我們的同志,城中的主力都在楚大司馬那裏,我們奪取上蔡的機會很大。”

“今夜派出一些善戰的士卒潛伏到城下,我們先行休息,夜晚降臨悄然進軍。那些士卒到後半夜的時候爬上城墻,搞掉看守城門的人。待天一亮,我們便突入城內。”

“若成,則是大功。”

“若不成,敵軍也不知道我們有多少人,他們只會選擇固守等待確認情況,而不會不知道城外什麽情況就出城,除非守將是傻子。我們依舊可以完成佯攻的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