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章 猜想(下)(第2/2頁)

這屬於一件把希望寄托在韓國自己犯錯的事,也就是說打通南陽交通線為六指留下部分騎兵是首要目的;韓國出兵找機會殲滅韓國的野戰軍團迫使諸侯同盟還未成立就直接瓦解,則是意外之喜。

南陽如果將來出現了困境,解決的方向不是支援南陽,而是從商丘攻打大梁威脅魏韓的腹心。

指望著再支援南陽駐楚軍團五萬生力軍,從而完全接管楚長城防線,那是最為愚蠢的選擇。

後勤補給、地形人心都不占優勢,有這五萬兵力若在泗上,足可以幹出攻陷大梁威脅魏韓的大事;可要放在南陽,就會打成愚蠢的分兵守禦戰。

一旦奪下大梁,威脅韓國,南陽的危局也就解除了,韓魏豈能坐視自己的腹心被攻擊去還將大軍去幫著楚國復國?

故而從一開始墨家的襄陽兩分戰略的本質,就是以攻代守,只要泗上不丟,那麽就等同於一根刺插在了魏、韓、齊之間。

為了達成這個目的,可以放棄高柳雲中、可以放棄南鄭,甚至已經開始將宛城的冶鐵工匠向南遷徙到了鄂邑。

其目的就是在摧毀了楚國水師之後,憑借水軍優勢,收縮防禦,把襄陽作為一個絞肉機,誘騙魏韓秦進軍襄樊。

一旦進軍襄樊,戰線拉長,東線一旦有點動靜,諸侯聯軍就要瓦解。

到時候秦國縱然能打,也獨木難支。

所謂天下九塞,其實對此時的墨家而言,唯一有用的就是荊阮要塞群。

那是楚國在丹水、漢水之間修築的一個大型要塞群,阮者,圓也。

因為這些要塞都是圓形的,所以等到漢代琵琶傳入中原後,漢人一看這琵琶的模樣,就給起了一個“阮”的名字,因為和楚國的要塞長得很像。

這是墨家襄陽防線很重要的要塞區,因為正在襄樊的上遊,扼制著漢水和丹水,秦國的後勤補給只能依靠丹水。

要打襄樊,必要得荊阮。

欲得荊阮,必要有水軍。

而秦國的水軍……

故而其實和楚國大司馬與其謀士們想的完全不是一回事。

墨家楚地的防禦,是要依托漢水、桐柏山的,而不是要依托伏牛山和楚要塞的。

南陽盆地本身就是要放棄的。

之所以適出兵,也不是為了關門打狗,而是在攻取象禾之後作出威脅韓國的態勢,逼著韓國在準備不足的情況下出兵。

若是不出兵,那就留給六指部分騎兵,剩余兵力退走的同時,對調一部分步卒。

在申息的兩個師,北上平輿,加強平輿、陳地的防禦,為東線將來的決戰掩護側翼。

他對楚國封君毫無興趣,或者說楚國封君現在還沒明白泗上的執政靠的是官僚體系而非是血緣貴族,那些封君是否存在是否全部被抓住,沒有絲毫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