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猜想(上)(第2/2頁)

陽夏又是大城,而越是這種大城,反而越好攻,因為不可能把整個城邑都修城那種棱角的防禦體系,再說陽夏的銅炮數量雖然相對而言不少,可怎麽比得上墨家那邊?

當初的中原盟約的目的,只是希望陽夏和周邊四堡能夠拖住墨家主力兩個月到三個月的時間,為魏、韓、楚聯合出兵爭取時間。

但現在看來,修築陽夏要塞群的意義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

另有謀士道:“雲,天下九塞,最險者,無非大汾、冥厄、荊阮、方城、殽、井陘、令疵、句注、居庸。”

“九塞之三於楚。然墨家已得大別桐柏、申息之地。冥厄已無意義。”

“荊阮者,墨家已得丹陽,飲馬漢水,荊阮之地盡歸於墨。”

“唯有方城、象禾,尚未落入墨家之手。”

“六指大軍遠征疲憊,又要防備秦、韓之兵。秦人兵出商洛,也是為了防備墨家,縱有占土之心,卻也可以逼得六指東進奪方城。”

“鞔之適親帥大軍,莫不是要奪取方城?”

謀士這樣一說,楚國大司馬越發覺得有理。

這天下九塞之說,早已有之,九塞之三都在楚國。

現在三之其二都被墨家所得,不是這些要塞不夠堅固,而是楚國哪裏會想到墨家竟然沿著長江推進到鄂邑而入江漢?

如今還剩下方城的象禾關這個極為堅固的要塞,而且這個要塞是楚長城的一部分,正是為了防備中原諸侯進入楚國南陽地區的。

象禾要塞依山而建,還有一條“夏路”連接後方,是楚國最早修路的地方。

從象禾到魯關,依著伏牛山,楚國的一連串的要塞群存在的目的,確實防北不防南。

很顯然現在墨家已經和諸侯不可能調和了,那麽墨家很可能在諸侯出兵之前奪取象禾要塞群。

六指的駐楚軍團還需要分散一部分留守後方,還要在江漢地區駐紮,還要組織荊阮要塞的修築防禦,防止秦國從商洛方向出兵。

占據宛城之後,楚國的一眾封君已經是緊張不堪。那裏又是楚國之前對抗中原的前線,封君們的力量還可以守禦,六指那邊也無力徹底肅清整個方城、象禾乃至魯陽地區的楚軍。

按照謀士這麽一說,當真是大有可能。

攻取陽夏,進軍許,奪隱陽,經隱陽、召陵、許而攻魯陽,從而形成南北夾攻之勢,到時候南陽地區的解懸軍只需要一支精兵就可以從後面破襲象禾方城,從而關門打狗,將楚國封君們困於魏韓之南。

而且在楚大司馬看來,六指如今已經是強弩之末,駐楚軍團在秦軍出兵商洛之後,已經無力組織大規模的進攻,這就導致墨家對於北方諸侯的防禦留出了一個漏洞。

自古以來,各國伐楚,除了當年吳國那次外,基本上都要經方城、魯陽一線,畢竟楚國最大的敵人是三晉,交戰次數也最多。

如果楚國的長城防線和象禾要塞區沒有被墨家攻取,北方諸侯出兵就可以直撲南陽,從而和秦軍形成夾擊的局面。

南陽盆地一馬平川,墨家雖然善於野戰,但是兵力明顯不足,遠不如依據原本就有的楚國長城防線抵禦。

如果能夠增兵三萬,攻取象禾方城,在那裏組織防禦,墨家就可以節省很多的兵力。

首先,宛城雖然地處平原,但是墨家善於守城。

假定墨家扼守象禾至魯陽、荊阮至丹陽兩處依山傍河的防禦體系防備諸侯聯軍,那麽諸侯聯軍實質上是難以攻破的。

秦國不可能出兵至伊洛一線配合魏韓,萬一墨家從商洛攻藍田威脅秦國腹心怎麽辦?

魏韓軍想要擊潰墨家幫著楚國盡復江漢,集結大軍也只能走魯陽至象禾一線,別處並無意義。

在宛城被墨家控制之後,以墨家的守城能力,楚國大司馬心裏很清楚,偌大的宛城那裏又是當初墨家在楚國“幫助”修建冶鐵作坊的地方,那裏滲透頗深,又豈是那麽容易被反攻下的?

到時候秦軍難破丹陽、魏韓難過魯陽,則墨家縱然不能各個擊破,卻也足以拖到各國退兵,到時候楚國復國也就徹底沒有希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