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力量(第2/2頁)

可人的力氣又怎麽及得上馬?單單是靠著些煤,竟是省卻了好幾千人,這好幾千人不需要提水,都可以挖礦,又等同於多了一倍的人去挖。

劉三已經熟悉了軍中的編制,心頭暗暗咂舌道:“這些東西可及得上三個旅的人啦。”

他在這感慨的時候,剛才在那得意洋洋講述這個機器的人正在和旁邊的人閑聊。

劉三側著耳朵聽著關於這些東西的新鮮事,心想若非是墨家來了,自己這輩子怕是也不敢想會有這樣的東西。

“這東西越多越好。泗上到處缺人,為了弄人有些人乘船跑到很遠的地方買人。一個人就算長工,一天也要至少十五斤糧食的錢……”

“可惜這東西還是太費煤,除了在礦區能用,別的地方也難用。泗上還好,船運煤也方便,可是終究不行。”

另一個人道:“是啊,不過這東西安全,不容易炸。靠的不是蒸汽頂的,而是靠的往裏面潑冷水讓水汽變成水,其實還是靠空氣壓的。”

“制械所那些人按著巨子的命令要搞的那東西,是靠氣頂的,這就難做。有專門的工匠用黃銅的費時數年做了一個,確實是好,可就是做起來太麻煩。”

之前說話那人搖頭苦笑道:“沒有辦法,合用的鏜床現在還是不能加工的太好,也就沒辦法不漏氣。刮刮大炮還行,刮這東西,可還要精細的多。”

“現在制械所弄出來許多的器械,靠著那個黃銅的試驗著,確實好用。巨子說的沒錯,如果那東西真的可以量產,真的將是天翻地覆的變化,一個人可以做之前十個人甚至幾十人才能做的事。”

另個人笑道:“沒用啊。只有車卻無牛馬,就像是空長了一個下面的玩意卻沒有妻子一樣……”

兩個人開著粗俗的玩笑,劉三聽的目瞪口呆,每個字他大約都能聽得懂,可是連在一起卻根本不明白這是什麽意思。

不過聽這個意思,好像是泗上正在搞一種比這個小巧的燒煤的東西,而且一旦搞成就可以像是燧石槍那麽多,那不是每個人都可以用九牛二虎之力?

看著那台不斷上下的冒著濃煙的器械,劉三忽然間明白了軍中講義時候的講的一些道理。

一些墨家必勝的道理。

軍中的教官說,原來一個人用石頭和銅,一年只能耕種三十畝地,卻收不過幾百斤糧食。

如今泗上用牛馬和鐵器,一家人足可以耕種百畝,一家人就相當於那些諸侯國三四家人,多余出來的糧食就可以售賣。

就像是他們修好的那條鐵軌路一樣,一旦修好,就可以省卻許多運送煤石的馬,這些馬又可以投入到別的,或者耕地,或者征戰。

講義課上,教官說這是泗上富庶的根源,也是大利天下的正確的道路,以說知之術來看,墨家的路是正確的,可以走下去真正使得天下大利的。

劉三之前難以理解,只是隱約明白了一些,而當今日他看到這些冒著濃煙的器械後,他一下子明白了那些之前那一理解和明白的道理。

道理就這麽簡單,卻又怎麽有效。

劉三心裏有些迷茫,自己似乎什麽都不會,自己將來又能幹什麽呢?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震驚之後,難道自己真的願意再回村社去耕田嗎?自己本來就不願意耕田,可自己能做什麽呢?

帶著這樣的疑惑,他回到了駐地,找到了連裏的墨者代表,問出了自己的疑惑。

墨者代表笑著問他:“你認識多少個字了呢?”

“一百個。”

墨者代表點點頭道:“學的很快。其實服役期到第三年的時候,非征戰野戰連隊也會有培訓的。”

“比如教授你們怎麽耕田。以及學一些手藝,略學之後也可以送去當學徒。認字多的會優先安排,如果不願意回去耕田的話。也可以留下來當工人,如果願意的話也可以去泗上,那裏到處缺人,只要去了,就有事情可做。”

劉三鼓足勇氣問道:“泗上是不是比這裏要富庶許多?”

連代表的眼神立刻明亮起來,說道:“是啊,但天下終有一日會和泗上一樣富庶,到時候便天下大利了。”

說完這些,連代表思緒飄到了數千裏之外,想著泗上的親人現在在做什麽呢?應該已經收割完宿麥了吧?各個反動的諸侯們面臨著這場震驚天下的大事會做出怎麽樣的反應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