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七章 真正的力量

修完了這條路後,又有一個連隊被留了下來,平日巡邏和養護這條路。

幸運的是劉三的連隊沒有被留下來,他們一群人乘坐著在鐵軌上跑的馬車,去了鐵礦山後又坐船到了大冶的銅礦。

沿途許多的船只正在運送礦山挖出來的煤,等到他們到岸的時候,看到岸邊巨大的利用滑輪杠杆原理的搬運煤箱的古怪工具的時候,劉三已經見慣不驚,他相信自己以後還會見到更多奇怪的東西。

抵達大冶之後,劉三遇到了一群顯然是剛剛從北地遷徙過來的人,有男有女。

詢問之後才知道,這些遷徙過來的人是宛邑的人。

劉三之前並不知道宛在哪,甚至不知道宛是不是楚國的,但現在經過這些天的認字和軍中教育,他知道了宛大約在哪裏。

之前軍中也整日讀報,他們聽得多了,也知道了如今的局勢。

大軍在平定江漢之後,組織服役民夫在漢水築襄樊城,隨後挾破江漢俘楚王之威北上,大破楚南陽之君,奪鄧、穰。

宛那裏本有墨家的冶鐵作坊,也原本是楚王重要的財源之一,圍攻宛城的時候城中礦工和冶煉工匠暴動,遂得宛,進逼魯陽。

然而剛剛在西河戰勝了魏國的秦國忽然出兵,占據了楚國的商地,楚王被俘人心恍惚,根本難以抵抗,秦國一得西河又趁亂取商,打開了通往南陽盆地的重要路途。

大軍擔憂秦國幹涉,沒有進逼魯陽,而是屯兵於穰也就是曾經鄧國的國都。

秦國得商之後遣派民夫修築武關,實際上秦國和墨家控制的南陽只隔著一些楚國貴族們零星控制的城邑了。

早在幾個月前,墨家便奪取了楚國最早的都城丹陽,為了防止楚人切斷漢水。

丹陽向西北,就是商,也就是原本歷史上的衛鞅破魏之後得到的封地,也是張儀戲楚所謂的“商於之地六百裏”之處。

歷史上楚王之所以會如此眼熱這六百裏,一則是這本是楚地,二則這裏是楚國最早的都城,也是縮酒苞茅的產地,更是直撲藍田兵抵鹹陽的要害。

如今這裏已經成為秦國和墨家對抗的前線,雖然此時秦國還沒有確切的態度會,甚至趁亂先取了楚國的商地,但之後就很難說了。

南鄭的墨家這些年一直在和巴國征戰,也已經把勢力擴張到了上庸一代,丹陽一奪,基本上控制了漢水流域。

如果真的和秦國爆發戰爭,可能會很激烈,南陽地勢平原,有可能會易手,故而將南陽地區的鐵礦冶鐵作坊的工匠們集體搬遷到了此時剛剛籌備建立的鄂邑,以備不測。

這次遷徙是長久性的,因為南陽地區很可能會成為拉鋸戰場,故而將這些人的家庭也都搬遷到了這裏。

依靠江漢地區的糧食,盡快將鄂邑建成一個以移民為主的工商業基地和南陽爭奪戰的軍工大後方。

除了這些,劉三還看到了許多尾隨而來的小商販、手工業者等等。

這裏很快就要成為一座城邑了,一座糧食難以自給但是工商業畸形發達的城邑。

不過這些道理劉三暫時還不能夠清楚,他現在還在服役勞作期間,可能等他完成了服役之後,這座城邑才會真正建設起來。

現在他們連隊的任務,仍舊和以前差不多,是背石頭修路,修一條從河邊通往到銅礦山的不遠的鐵軌路。

這座銅礦山從上古的時候就開始開采,劉三知道這些礦山如今開采到地下水面之下了,想到那一日在船上卸下來的古怪的東西,他想終於可以看到那東西是怎麽提水的了。

修路過程的第一次休息,劉三和連隊中幾個也頗為好奇的人一起到了礦山,幾個月時間那些燒煤提水的古怪東西已經安裝起來。

和他們一樣好奇的,還有一些南陽來的人。

南陽的語言和蘄春不同,但雙方都能夠用泗上的語言交流,並不障礙。

遠遠就能看到冒著黑煙的煙囪,以及不斷上下拉拽水桶的繩索,劉三看了半天也沒看明白這東西到底是怎麽動起來的,旁邊的人也是一般模樣驚奇不已。

“這玩意只要煤足夠,可以及得上七八匹馬,而且日夜不停,不會疲倦。只需要一個專門的人往裏面填煤就是。”

“原來還需要個女人負責放水的,但現在不用了。”

一個人正在得意洋洋地講著這個東西,劉三心中暗驚道:“這東西能及得上七八匹馬?日夜不停?”

放眼望去,只見這礦山的四周至少聳立著六七十個煙囪,略微一算,劉三心中也是震驚。

若是六十七個,那便等同於五六百匹馬,而且馬還不能日夜不停,這些鐵東西至少省了一千匹馬!

而一千匹馬每年要消耗的飼料需要很多人種、馬匹還要人去喂養,關鍵是馬還不能提水,還得靠人用轆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