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牢騷

解決了後撤事中最為關鍵的一環後,楚王便下令舟師登岸,焚燒船只,不能讓楚國舟師落入到墨家手中,也是為了北逃之後能夠有底蘊再組建一支水師。

巴水上遊,墨家的精銳主力正在緩緩向南前進。

六指並沒有選擇速攻邾城,只是派出小股部隊向西佯動。

邾城城防不算堅固,若是以精兵突襲猛攻,其實是有可能攻下的。

但是六指不想冒這個險,因為留給他立下不世奇功的時間不多。萬一出現了什麽問題不能一鼓而下邾城,以至於楚國大軍拼死來援,使得他的兵力不得不分開兩半,那就大為不妙。

現在大軍距離邾城六十余裏,如果都是輕裝步卒這個距離可能沒那麽遠,但是墨家的步卒越是精銳,對於後勤輜重的要求也就越高,尤其是大量的銅炮,不可能走叢林叢生之處,需得走路,這樣距離就有六十。

他對於現在的戰果其實已經是相當滿足,自己用陸軍困住了楚國水師,可以說只要毀了楚國水師,不管是楚人野戰還是逃走,過了邾城他就可以分兵回江淮,打出更好的局面。

現在墨家攻到了鄂城,但實際控制區從合肥到這邊實際上都是空虛的,全靠一條水路北側的狹窄地域支撐後勤聯系,這也是六指不敢讓舟師和楚國決戰的原因,因為舟師輸不起。

泗上的主力騎兵居多,六指相信適若親自領兵,會利用內線作戰和騎兵優勢各個擊破。

但泗上主力的控制範圍最多也就到壽春、廬州。

所以六指急於搞掉楚國的水師,分兵江淮,北上申息,建起一條從漢中南鄭到鄢郢襄陽、再到申息、淮河的一條防線。

分兵越早,將來的局面就越好看。

現在看來,滅掉楚國舟師的目的已經達到,他便不想再用險。

奇兵得勝,往往是不世之功。但獲勝不能只靠奇兵。

六指現在只能賭一賭,楚國君臣不想放棄江漢,選擇在這裏和他來場野戰。

不管是他還是泗上中央,都沒有說幹等著楚國自投羅網,一步步走下來,其實目的很明確:江漢對楚國不容有失,放棄江漢,這不是壯士斷腕的勇氣,這是壯士砍下手足的勇氣。

對六指而言,楚王已經是窮途末路,只要舟師之圍不解,楚王必定無處可多,十有八九要被他所擒,因而他不急於這一時。

楚王可能不知道,但六指很清楚,之前的那一支精銳奇兵此時應該已經撲向了襄陽;南鄭之兵也會順著漢水南下疾襲支援;南海軍團也會占據湘江北下。

故而他要做的,只是分兵一支,先滅鳩茲,北上破關,切斷楚王經大別山小路逃亡的路線,迫使楚王要麽退回江漢死守,要麽經鄢郢襄陽北上。

鳩茲國的主力一千多人已經覆滅,鳩茲小國,一個旅便可滅,北上奪關也非難事,一旅之兵足以控制鳩茲以及北上的關隘。

在他看來已經是萬無一失。

正自行進間,有傳令兵追來,回報道:“楚人集並舟船,正在焚燒。”

六指一拍額頭,罵道:“熊良夫這是想溜。哎呀……”

幾乎是一瞬間,他就想到了一件事,連聲問道:“於菟的第六師有什麽動靜沒有?”

傳令兵自南而來,便道:“於菟師長並無動靜。但是舟師確定了楚人正在焚船之後,已經自下而上。”

六指嗯了一聲,心想這也是理所當然之事。

於菟的第六師善守,於菟這人很遵守命令,絕對不會輕易出擊以免出現突出被圍的情況,這也是敵前軍委讓第六師去守沙洲的原因。

一開始六指和其余人都判斷,沙洲被圍之後,楚國一定會竭力反撲。這一點他們判斷的沒錯,申公的軍團也是源於此才從鳩茲南下加入楚王主力,為他圍殲申公軍團創造了機會。

但按照常理推斷,楚王已經是一邊猛攻沙洲,一邊拼死一搏野戰迎敵,哪曾想楚王居然準備直接跑路,而且這個跑路的方向很明顯就是往北邊跑,根本就不準備在江漢堅持。

於菟太守命令,野戰守衛的話實在是一等一的人才,可遇到這種事難免有些判斷不足。

六指覺得若是自己還是師長守在沙洲,只怕看到楚人焚船,第一反應就是楚人要溜,立刻向北進攻,讓楚人亂成一團——守沙洲的目的是扼住楚國的舟師,現在都焚船了,那沙洲之師就該全力出擊。

不過轉念又想,即便自己做旅帥師長的時候,幾仗打來終究非是主帥,戰場局面的變化還是主帥調動的,自己只是抓住了戰機,不過就算不抓住戰機,勝利也是必然,唯獨可能就是難以脫穎而出罷了。

如此看來,於菟無錯,也穩穩地完成了任務,楚人不攻是楚人的事,可沙洲至今還在第六師的手中,甚至於逼得楚人焚船。於菟只是略微缺乏一點戰略戰場的大局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