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數(第3/3頁)

現在的情況更為復雜。

趙國的戰略方向出問題了。

如果三晉同盟達成,趙國不能南下,都城始終在魏國的威脅之下,用兵方向只能是四處。

奪高柳雲中,意味著和墨家徹底決裂,魏國得嚇死,因為泗上可能無法支援雲中但卻可以拿魏國當人質:趙國和墨家泗上的確隔著魏國,三晉同盟的存在,趙國攻墨,墨家肯定要啃魏,魏國不會同意,那麽三晉同盟等同於瓦解,趙國不敢單獨攻墨家。

攻中山,這是墨家堵住趙國北上、利用邊境貿易為趙國提供源源不斷稅收之後的最佳選擇,這件事得看隱陽之戰的後續。如果墨家因為被王公貴族“背叛”,悲憤之下再也不提非攻弭兵之事,那肯定是最好的選擇。

攻齊,就不得不考慮墨家的態度,魏趙合力攻齊,威脅到泗上的側翼,墨家肯定不會答應。

攻燕,這也是個不錯的選擇,但比起攻中山而言差一些,中山夾在趙燕之間,最好是先滅中山再謀齊燕。

反過來,如果趙國不準備結成三晉同盟,攻魏的話,有利有弊。

利,和秦攻魏,拱衛邯鄲,獲取河北地,趙國的局面就好看的多。

弊,如果魏國完了,趙國就要直面秦、墨、楚三面的威脅,而且缺乏盟友。

當然,最好的情況,是秦得西河、趙得河北,削弱魏國之後再結三晉同盟,那麽這個三晉同盟就是以趙為主導的。因為要對付雄起夾擊的秦和墨,有共同的威脅,三晉同盟也就更可能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