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八章 變數(第2/3頁)

以及……魏韓君主告知天下,以示道歉,表達對侵鄭這一不義之戰的懺悔。

這當然是不可能的,但當然是聽起來很美好的。

所以,要大肆宣傳墨家的議和提議、大肆宣揚墨家為天下和平作出的努力、對魏楚韓以維護中原和平為名義的會盟加以贊賞並且主動要求墨家也參與會盟,將魏楚韓防墨的會盟搞成墨家主導的弭兵會。

墨家是無所謂的,所有墨家提出的條件,墨家都能答應:就比如放開關卡之稅、允許自由開礦、允許民眾於諸夏自由遷徙、變革土地制度種種,墨家都能答應,甚至很多都已經再做了。

可是王公貴族敢答應嗎?

墨家不是靠土地稅的,墨家大不了搖身一變成為新興資產階級,有資本有技術有相對各國更強的工商業,各國敢放開土地農夫束縛和開礦權以及關卡稅,墨家可以搞得諸侯不寧。

貴族有什麽?

不束縛農夫的土地制度,還有貴族嗎?有善良的貴族,卻絕沒有放棄土地束縛和封建義務的貴族階層……因為如果放棄,那就不再是貴族階層了。

這一戰之後,墨家的戰略意圖已經達成。

魏國被削弱,宋國成為墨家附庸,鄭國被瓜分魏韓之間矛盾增加,誘使楚國相信墨家的戰略是向北,遷徙民眾補足淮北地區,迫使各國修築堡壘擴張軍備……

占據天下大義,堵住那些質疑的心懷幻想覺得各退一步天下太平的嘴,只是順道為之,當然也很重要。

對於這一次隱陽之戰的結果,適很放心會按照他計劃的來。

因為有雙重保險。

就算楚國決定放出鄭國作為緩沖,還有一層鄭國必須進行全面的變革的保險,有泗上諸侯“珠玉”在前,全面變革之後會變成什麽模樣楚王不會不知道,他絕不對答應鄭國“墨化”。

所以楚國不得不背這個“背信棄義、名為非攻實則求利”的大黑鍋。

當然如果楚國為了防備墨家,而選擇和魏韓和談瓜分鄭國,那麽這個大黑鍋就得魏楚韓三國一起背。

而實際上背後逼出來整個亂局的墨家,將是大爭亂世之下最“純潔無辜”的那朵白蓮花……被王公貴族背叛,為了非攻大義而被人當槍使,無奈之下悲憤退兵再也不相信王公貴族的無辜純潔。

對墨家而言,鄭國現在那是連雞肋都算不上的地方,扔了就扔了,得到也守不住,不如換個天下民心。

至於說等到墨家席卷楚地、猛攻各國以至於各國風雨飄搖,再拿出今天這番弭兵非攻的話的時候……時勢易也,墨家上下當然不可能再有想著答應的人。

提筆落下最後一個字,適輕輕敲擊著桌子,考慮著最大的變數。

最大的變數,不是秦國,而是趙國。

隱陽一戰,宣告了魏國已經是外強中幹,更宣告著魏國中原地區的野戰機動力量的喪失,河西武卒必定要移師部分到中原。

新鄭圍城戰,更會讓秦國緊張:如果今後天下的攻城戰如此艱難,如果魏國為了防備墨家向北突襲開始修築堡壘城邑,那麽秦國必然要考慮在魏國的西河防禦完成之前進攻。

再加上吳起勝綽等人的年紀,秦太子的出生……種種這些問題,都可能讓秦國在數年之內進攻西河。

秦攻河西之時,就是墨家入楚之機。

秦攻西河,則魏韓無力攻泗上。

泗上菏水濟水防線基本完成,可以有更多的兵力攻楚。

五嶺的運河基本開鑿完成。

秦攻西河則無力攻漢中,漢中南鄭之軍可以順流而下,偷襲襄陽。

楚王的年紀也到了,只要他一死,楚國必亂。

魏韓無力插手、秦人不會插手、齊國插手也難有威脅,當真是千載難逢之機。

但是,秦國距離泗上太遠,真等到出事的時候,有心無力兵抵中原,反倒是這幾年一直沉默的趙國,不能不考慮。

趙國的態度。

是趁魏亂要魏命,和秦合作共分魏國?還是唇亡齒寒放棄自身利益助魏防秦?

現在還很難說,這也將是今後幾年墨家外交的重點。

對墨家而言,趙國怎麽選擇其實都差不多,高柳地區本就是可以為了最終勝利的棄子。

但對楚國而言則不一樣。

墨家需要戰略欺騙,要繼續讓楚國以為墨家的戰略方向是北邊。

趙魏之間的關系,經歷了趙繼承權之戰後,很難再真心為盟。

歷史上幾年後趙國搞過一次魏國,正所謂君以此始必以此終,魏國參與過趙國繼承權之爭,歷史上魏擊死的那一年趙韓也參與了魏國繼承權之爭。

韓國是保守一些,希望將魏國一分為二,作為緩沖,因為韓國確信打不過趙國;而趙國則希望直接廢掉魏惠王,立新君,割土地,做附庸,蠶食魏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