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罪惡貿易

當日傍晚,商會負責談事的人來到了臨武君的府中。

臨武君在庭外站定相迎,並未有過多的禮節要求,嘴中直道:“你們商隊的人,富有萬金,是‘素封’之君,我們是實封之君,分庭而禮,理所當然。”

雙方的禮節完全不一樣,墨家本就有“儉而廢禮”的罪名,又向來要求平等,拒絕任何有身份差異的禮節。

臨武君和墨家的人多打交道,對此並不在意,他不是儒家君子,只是一個封君。

進了內室,屏退他人後,臨武君便說起來稻米貿易的事。

商隊負責談事的人立刻露出興奮的神情,說道:“此事若能成,實在是大為有利。樂昌峽數萬人修築,糧草轉運艱難。若能夠達成交易,正有利於雙方。”

“待樂昌峽成,臨武便是嶺南、嶺北貿易的交接之地。”

臨武君試探著問道:“最近夷民不服諸夏王化,多有叛亂,或是遁入山中,不時劫掠村社。我為封君,有守土安民之責,正需要一些兵器。不知道這些糧食是否能夠交易火槍?”

墨家若是有心臨武,臨武君覺得墨家便不可能答應這次交易。

南海商會最大的控股人是墨家,決策權也在墨家手中,非是那些單獨的求利的商人。

若是單獨的求利的商人,莫說火槍,當年中山國獨立的時候,魏國的商人還不是一直源源不斷地貸款給中山君,順帶著還投資中山國,提供大量的武器和糧食。

只看商人的單獨態度,什麽都看不出來。

臨武君需要火槍,尤其是需要墨家給出的願意繼續售賣火槍的態度。

伴隨著戰爭模式的改變,以及種植技術的變革和盤剝的加重,原本的“鄉射”選拔弓箭手的軍制已經行不通了。

弩的造價太高,周期太長,臨武君需要大量的火槍來維系遠程投射部隊。

這幾年時間,他已經從墨家這邊購買了將近兩千支火槍,除了自己用,還賣給了其余封君。

因為火槍過不得臨武關,走私的話風險太大,而臨武君正可以通過自己購買再轉售的方式獲利。

不管是自己用還是售賣給其余封君,火槍的利潤都是最高的。

對面負責這一次談判的商會的人聞言,滿口地答應。

他明面上是商會的人,實際上則是間諜細作,隸屬於泗上的總參謀部。

關於火槍貿易,泗上有過一些討論,當然討論的內容不再是二十年前那麽理想主義的“售賣火槍是不是促使戰爭害天下”;而是“將火槍售賣給潛在的敵人是不是對我們不利”的功利性。

這是一個秘密討論,並不公開,知道的人很少。

這個負責談判的秘密墨者也不知道。

事實上那一次秘密討論中,適給出建議就是隨意售賣。

一則是燧石槍的板簧淬火方法是機密,除了秦人那邊另辟蹊徑之外,其余各國並沒有打造板簧的能力。沒有合適的板簧,燧石槍就不可能使用,發火率太低,還不如用火繩。

如今泗上正在大規模換裝,那些淘汰下來的火繩槍一般用在邊遠地區,或是分發給民眾玩。

但數量還有不少,正可以全都售賣給其余各國,莫說是楚國,就是和墨家關系最緊張的魏國,只要給錢、給糧、給鹿皮硝石水銀這些東西,那就可以賣。

二則就是適當時便說,戰爭不是靠一兩件武器打勝的,換裝火繩槍需要的整個軍制的變革,需要有騎兵、炮兵和披甲長矛手的配合,車兵在大規模會戰中只能處在一種從屬地位,各國封君的私兵想要用好火槍和陣法,並不容易。

沒有炮兵掩護的方陣,是脆弱的,哪怕紀律性再好,沒有炮兵的掩護就是處在被屠殺的地位,適所熟知的後世的渾河血戰,那就是被大炮轟輸的。

整個軍制、訓練、戰法的改變,不是一時間那些封君就能掌握的,尤其是農兵合一制度下,並不適合這種作戰方式。

三則就是各國都在變法,王權都在集中,王權直轄的精銳軍隊有了火槍,那些封君正是各國變法的極大阻礙,若是讓他們實力太弱,並不利於將來大計,所以不但要賣,還要大賣特賣。

在這個前提之下,下達到商會那邊,那就是隨意售賣,賣了也不怕,使用武器的是人,封君制度之下不變革,使用武器的人將來也會成為同天下之義的助力。

商會負責談判的人來之前接到的命令,就只有兩個:買糧、賣槍。

如今見臨武君自己提出來,這墨者毫不猶豫地說道:“那自然是可以的。價格嘛,就按照以前的價格,不多不減。至於火藥,還是按照以前的價格,除了金銀銅和各種貨物之外,還需要一定量的硝石。”

臨武君一聽,也放了心,知道墨家若是繼續售賣火槍給自己,那看來並沒有在臨武方向動武的意思。